1083 恃才傲物(第1/2頁)
章節報錯
社交網路,熙熙攘攘,喧囂不已,湊熱鬧的網友們爭先恐後地發表觀點,種種聲音互相碰撞在一起。
蘭川業內,稍稍冷靜一些、理智一些、專業一些,自然而然,沒有那麼吵鬧,但火花一點都不遜色。
儘管陸潛支持者們沒有加入討論,但他們的聲音依舊被聽到了,反對者們有理有據地展開全面反駁。
在反對者們看來,支持者們的論點是正確的也是專業的,但錯過一個重點——
型別的存在本身,就具有風險。
簡單來說,超級英雄電影確實存在失敗可能,但整體而言,成功率比較高,基本盤就能夠確保底線。
這也是型別電影日漸成熟的表現,因為產業已經總結出經驗,電影公司根據這些經驗趨吉避凶即可。
有些型別,成功率比較高,比如科幻、喜劇、動作;有些型別,失敗率比較高,比如驚悚、體育、愛情。
在這裡需要注意,不同時代、不同環境,型別電影的成功率是會發生變化的,所以這些經驗不是固定的。
而現在、當下、此時此刻,歌舞電影顯然是失敗率比較高的作品,而且失敗率可能已經接近極限——
99%的失敗率,也許有些誇張;但至少也是98%。
也就是說,明明知道眼前大機率就是一個糞坑,怎麼可能還有人英勇無畏地主動跳下去呢?
怎麼可能!
更重要的是,陸潛的職業生涯正在節節攀升,金冊獎的輝煌和“突襲2”的成功,無疑讓他迎來全新機會,只要能夠抓住,陸潛就能夠捅破窗戶紙,朝著殿堂級導演的方向邁出堅實一步,最後迎來蛻變。
時機!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但偏偏,陸潛在這樣的時機裡,選擇一部歌舞電影,那麼,陸潛不是腦子進水,還是什麼?
而且!
在這裡,需要重視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關鍵:
假設,導演只是一位導演,那麼任性一點也無妨,選擇任何型別都是可以的,因為導演們確實需要做出不同嘗試。
但是,陸潛並不只是一位導演,藍鯨影業的興衰成敗和他的一舉一動都息息相關,他怎麼可以如此任性?
看看七大電影公司——
他們的成功並不是因為一部兩部作品的突然爆紅,而是因為有計劃有步驟地展開藍圖,趨利避害,更多選擇成功率高的型別投資製作,一步一個腳印地建立自己承擔風險的能力,最後才具備冒險的資格。
所以,為什麼所有電影公司都在瞄準超級英雄電影這塊蛋糕?
僅僅因為他們世俗嗎?
當然不是。
經營一家電影公司和創作一部電影,這是兩回事,徹頭徹尾的兩回事,陸潛不能如此不負責任地胡亂冒險。
顯然,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 …
無論是作為導演個人,還是站在公司立場,這都是一個荒唐的決定,整個時機完全不對。
那麼,陸潛真的不知道這些嗎?
“愚蠢!”
“不,不不不,不是愚蠢。陸潛可能非常非常糟糕,但他絕對不是愚蠢,而是自作聰明、自以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