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冷靜,保持冷靜。”

長長地吐出一口氣,艾亞試圖讓狂跳不止的心臟平靜下來,不斷說服自己,這只是一次普通的試鏡。

但是,收效甚微。

心臟還是無法控制地劇烈撞擊著胸膛,連帶著呼吸也跟著侷促起來,艾亞知道自己的狀態都太緊繃。

怎麼辦?

“也許,擁抱這份緊張,將緊張演變成為動力,保持敏銳、保持警惕、保持活躍,還能成為一件好事。”

啪。啪。

艾亞拍了拍臉頰,再次深呼吸一口氣,看著衛生間鏡子裡的自己,暗暗握拳為自己加油,轉身離開。

衛生間門外的走廊裡,已經排起了長龍。

其實,艾亞並不意外排隊的陣勢——

畢竟,這可是陸潛!

整整兩週前,雷鳴經紀公司內部傳出訊息,陸潛的最新專案已經結束前期籌備階段,進入選角階段。

業內,騷動。

原因非常簡單,“死侍”後期製作結束之後,陸潛就離開了蘭川,行蹤成迷,一度盛傳這位天才導演進入精神病院,因為太過專注創作,太過偏執也太過投入,以至於精神分裂,所以銷聲匿跡隱藏養病。

有趣的是,那些傳聞,說的有鼻子有眼,結果藍鯨影業和雷鳴經紀都沒有出來澄清,放任傳聞蔓延。

傳著傳著,越來越離譜,反而沒有了可信性,謠言也就不攻自破。

但事實就是,陸潛確實潛水,在很長一段時間,從暑期檔的熙熙攘攘之中隱形,彷彿查無此人一般。

結果?

時隔兩個月再次聽到陸潛的名字,卻是這位年輕導演正在籌備個人第七部電影的訊息!

如此高產。

短短三年時間裡,陸潛始終保持著高質高量、高產高效的創作頻率,並且至今保持不敗,令人震驚。

不管陸潛的消失,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人們想當然地認為,接下來陸潛可能會稍稍放慢創作腳步。

然而,並沒有。

“死侍”的製作才結束,陸潛就已經準備好投入下一部作品的拍攝,毫無疑問成為業內萬眾矚目的焦點。

關於全新專案,雷鳴經紀守口如瓶,沒有透露太多訊息,什麼角色、什麼型別、什麼故事等等細節全部處於保密狀態,唯一傳播開來的訊息就是,兩位主角鎖定年輕人,目標年齡是二十到三十五歲。

年輕。青春。張揚。活力。

陸潛,再次推翻人們的預測。

其實,蘭川電影產業的主要活躍演員,一直都是三十歲到五十歲區間,男演員的活躍範圍可能稍稍往後一些;女演員的活躍範圍則稍稍往前一些——如果是花瓶的話,那就不同,自然是越年輕越好。

原因?

具體分析起來,非常錯綜複雜,牽扯到歷史成因、文化現象和社會結構等等,三言兩語無法說明白。

其中一點,和市場息息相關。

廣告商矚目的市場消費主要群體是,十九歲到四十九歲的主力人群,他們是最為活躍的價值創造者,同時也是最為活躍的市場消費者,他們的喜好取向也是所有廣告商最為看重的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