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也跟著泛起一層苦澀。

青春與成長,家庭與自我,這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母題,有些人幸運一些,沒有大風大浪就順利度過;有些人糟糕一些,錯誤的相遇成為籠罩在頭頂之上的陰霾揮之不去;還有些人……則痛苦一些。

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成為父母,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找到自我,更重要的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擺脫青春的陣痛迎來成長。

人們總是認為,成長,是一個必然,但現實最殘酷的地方就在這裡,這不是理所當然的,

原來,如此。

裴文丹的身上,留下的那些傷口,依舊在隱隱作痛,那些怯懦那些恐懼那些退縮,全部都是有原因的。

上次,陸潛和裴文丹短暫的碰面,只是感受到她的易碎,小心翼翼,似乎輕輕一碰就可能分崩離析。

現在,陸潛終於能夠明白背後的原因——

藝術源自於生活,那些最真誠最動人最美好的故事,往往來自自己的經歷和情感,一部半自傳的作品,作為裴文丹在電影編劇道路上邁出的第一步,確實非常恰當。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夜鶯小姐”裡面的那些細節,不僅真實,而且細膩。

也許,類似的故事模版,在蘭川已經屢見不鮮,但人們應該意識到一點:

故事,千篇一律;但情感,卻各不相同。

重點,始終不在於那些似曾相識的故事——否則超級英雄電影只看一部就夠了,而是透過這些故事,看到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聯結不同的共鳴,還有不同的體驗,這才是大熒幕所帶來最美妙的感受。

這也恰恰是“夜鶯小姐”的優點,裴文丹的細膩和敏感、迷茫和脆弱、悲傷和落寞,賦予了劇本獨特質感。

單純從技巧來說,裴文丹還有成長空間,很大很大的空間;但作為編劇首作,足以令人眼前一亮。

事實上,當陸潛閱讀劇本的時候,他能夠深深感受到文字背後的脆弱和迷茫,而最值得肯定的是:

裴文丹沒有自怨自艾地沉浸在自己的悲傷情緒裡,而是以一種尖銳的、嘲諷的、戲謔的方式呈現出來——

說來有些不敢相信,但“夜鶯小姐”是一個喜劇劇本,貨真價實。

看看現在的裴文丹就知道了,她是破碎的、殘缺的、並不完整的,成長的陣痛依舊沒有完全褪去,但她依舊在生活著、前進著、努力著、堅持著,以自己的方式開啟生活。

那些敏感、那些脆弱、那些細膩,全部化作文字,將自己的所有情感傾注其中,演變成為自己生活的動力。

“夜鶯小姐”的生澀,反而帶著一種渾然天成。

難怪人們總是說,作為一個創作者,自己的故事永遠是最好的素材來源,這是展開創作的第一步。

當然,如果想要演變成為一位成熟的創作者,那麼就應該跳脫自己的範疇,開始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否則,當藝術和生活難以分割的時候,也就是創作者毀滅自我的開始,藝術會成為反噬的力量。

綜合多方面原因來看,陸潛非常喜歡這個劇本,第一時間就開了綠燈,而且對這個專案有更多期許。

對於回聲來說,他們需要挖掘出更多貼近生活的真實故事——

並不是說藝術電影還是商業電影,而是腳踏實地地貼近現實,以不同的視角,將現實生活呈現在大熒幕上。

也許,這些作品的敘事風格是具有實驗性的藝術創作形式;也許,這些作品又是充滿爆米花效果的商業作品。

但本質來說,它們都是對生活的一種解讀和探索,這也是確定回聲和觀眾聯絡橋樑的一個核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