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陸潛,心情敞亮敞亮。

從江澄海到衛徹,越來越多優秀的頂尖導演加入回聲,他們的名望對於市場宣傳來說是一劑強心針,但對於陸潛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他們的加盟證明了回聲的出色,這也將成為吸引螞蟻的一塊蜜糖——

接下來,越來越多創作者應該願意選擇相信回聲。

從編劇到導演再到製片,當他們尋找投資物件的時候,當他們尋找合作平臺的時候,回聲就會進入視線。

江澄海。衛徹。陸潛。候曉川。蘭晨。

等等等等。

這一系列名字所帶來的宣傳效應,遠遠比揮舞著一張支票更加具有說服力,畢竟流媒體依舊算是新生事物。

比起金錢的衝擊力來說,專業形象和藝術涵養往往更加具有吸引力,沒有人願意被指責“沾滿銅臭味”,哪怕人人都在為五斗米折腰,但真正被指出來的時候,藝術家的傲骨和清高也還是會在胃部燃燒。

所以,回聲的發展,走在正確的軌道上,一步一個腳印,儘管緩慢儘管艱難,但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

“衛徹導演,謝謝誇獎。”

衛徹:???

“如此形容類比,潛臺詞就是,我是一個充滿魅力的人,信手拈來之間就能夠說服他人,乃至於迷惑他人。這是稱讚。”

衛徹認真想想,居然無法反駁,“難怪人人都說你是一個魔鬼。”

“謝謝誇獎。”

衛徹看著陸潛,無可奈何地笑了起來,“所以,你就不關心一下具體專案嗎?即使你說回聲不會插手,但你至少應該瞭解一下,我到底在兜售什麼吧?雖然說我對自己的作品有信心,但也不是每個作品都能夠成功的。”

衛徹,是一個老實人。

比較起來,陸潛就狡猾許多了,比起作品質量來說,回聲現在更需要的是江澄海和衛徹他們的名聲。

所以,作品砸了,其實也就砸了,沒有關係。

但陸潛不會這樣說出來,而是保持微笑,“看看我,因為衛徹導演的合作,欣喜若狂,忘記了這件事。”

衛徹滿臉嫌棄,“場面話就沒有必要了,我的雞皮疙瘩都出來了。”

陸潛歡快地笑了起來,被當面吐槽也不介意,“所以,衛徹導演希望拍攝的劇集,到底是什麼題材呢?”

衛徹翻了一個白眼,但還是沒有拒絕,“在多年前,我拍攝了一部聚焦連環殺手的偵探電影……”

“十二”。

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一個連環殺手,在城市裡先後謀殺了八個人,每次作桉之後,他/她都會寄送一個謎題前往警方和媒體,將所有線索隱藏在謎題裡,挑釁警方:

“你們就是抓不住我”。

這件事,越鬧越大,但重點就在於,警方確實無法偵破謎題,也無法抓住罪犯,甚至就連嫌疑人都沒有。

一直到現在,真實桉件的真兇也依舊沒有被逮捕。

“十二”,就是圍繞這個真實桉件展開。

對於許多喜歡衛徹的影迷來說,“十二”是令人失望的,因為略顯緩慢沉悶,沒有高潮沒有爆點也沒有血漿,一直到電影結束,桉件也沒有偵破——

留下一個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