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應該幫助陶染擺脫困境嗎?

其實,並不困難,只需要呼喊一句“陶染在這裡”,轉眼之間,咖啡屋就會被狂熱迷妹們淹沒,陶染也就沒事了。

但這個想法僅僅在樓南的腦海裡停留了0.001秒,轉瞬即逝。

然後,樓南就大步大步地離開了咖啡屋,越跑越快、越跑越快,到了最後,幾乎已經是百米衝刺的水平,激發出自己身體裡的全部潛力,就好像自己的生命就依賴在雙腿之上一般:

《仙木奇緣》

逃!

一眨眼,就已經消失不見,以至於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行人都投來滿眼困惑的視線。

後來。

傳聞,陶染試圖阻止樓南釋出獨家新聞,以雙方協議作為要挾,可惜,這份口頭協議沒有任何記錄——

陶染的團隊也不敢輕易捅出去,否則不就是自曝了嗎?

最後,樓南以六位數的金額賣給了八毫米,並且全面公開——沒有保留。

毫無疑問,陶染陷入風暴之中。

儘管依舊有著小部分狂熱粉絲試圖洗地,將公眾視線重新拉回軌道上,強烈譴責陸潛的霸道和殘忍;但這次,他們沒有能夠成功,脫粉狂潮浩浩蕩蕩地鋪陳開來,根本無法阻止,也無從阻止。

更可怕的是,針對陶染的詛咒和謾罵,鋪天蓋地。

很難想象,一天之前,陶染還是風光無限、呼風喚雨的業內頂流;一個轉身,陶染就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風暴,依舊正在進行中,沒有人能夠預測陶染的命運——

也許,這位流量金字塔頂尖的事業,就將這裡戛然而止;也許不會,因為社交網路的最新一波傳聞,陶染和陸潛都是受害者,一切陰謀的真正幕後推手是石磊。

石磊?

這著實是一個新鮮意外的猜測,但認真想想,卻又無法否認其中的真實性和可能性。

那麼,網友們買賬嗎?

“陶染VS石磊”,一輪全新的戰鬥正在徐徐拉開序幕。

但是,樓南卻全然沒有關心,索然無味。

真正讓樓南感興趣的,不是陶染和石磊的“流量一哥”爭奪,而是整個行業內部圍繞陸潛話語展開的討論:

流量,到底應該如何看待?

追捧的人,有之,認為這是時代的必然。

排斥的人,有之,嗤之以鼻地不屑一顧。

然而,真正引領潮流的,卻是那些爭議。

“流量藝人,重點不應該是‘流量’,而應該是‘藝人’,也就是後者所具備的專業能力”,陸潛的觀點得到廣泛支援。

歸根結底,為什麼人們如此討厭流量?

其實就是因為“流量”不具備任何專業能力,除了一張臉之外就一無是處,糟糕的“業務能力”破壞整個行業水平,最終淪為“帶貨”的標籤,久而久之,“流量”也就和負面定義聯絡在一起,乃至於成為一種貶低和鄙夷。

那麼,人們又應該如何定義藝人這份職業呢?僅僅只是光鮮亮麗地站在螢幕前搔首弄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