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密特灣”,口碑飄紅,一片讚譽;但是,在“奇怪的事”面前,卻根本說不上話,風頭全部被搶盡,因為——

“奇怪的事”爆了。

大爆特爆,鋪天蓋地,轟轟烈烈。

媒體綜評,88分。

美味佳餚,美味度95%,評分9.0;流行度,97%。

青竹,9.2分。

有對比,就有差距,不是“施密特灣”不夠好、不夠爆,而是因為“奇怪的事”呈現出全面井噴的姿態。

兩部作品同一天上線,不可避免地被擺放在一起,整個讚譽狂潮的落差頓時就凸顯出來,進一步成就後者的井噴。

以至於網路上流傳一個段子:

陸潛的幸福煩惱。

平均八十分的劇集被淹沒了,就因為另外一部同期作品是均分九十,一部好劇遇上了另外一部好劇,一部爆款遇上另外一部爆款。

本來期待著兩部劇集瞄準不同使用者群體,一部喜劇一部科幻,循序漸進地開啟市場,結果算盤全部被打亂。

看看人家入宅,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誠誠懇懇、兢兢業業,每部作品都在擔心市場的反饋資訊,結果回聲才一登場,兩部作品就一前一後爆了,將這股流媒體狂潮推向一個不可思議的全新高度。

這算是,幸福的煩惱嗎?

但是!

為什麼呢?

為什麼偏偏是“奇怪的事”呢?為什麼數不勝數的新劇之中,卻是“奇怪的事”脫穎而出呢?這部劇集具備什麼大爆特質嗎?

其中,最大原因應該就是:

元素雜糅得恰到好處,一切都剛剛好。

劇集將八十年代的各種創意作品和復古元素,結合兒童視角、超自然現象、潛在怪物等等老套的情節,重新排列組合,工整而嚴謹得堪比教科書,每個角色都嚴格地按照人物設定和現實困境進行塑造。

嚴謹程度,令人印象深刻,不需要依靠人物犯蠢,就能夠推送劇情。

最重要的是,敘事流暢,行雲流水,第一季八集的故事,全部一口氣放出,讓觀眾能夠一氣呵成地看到結局,並且保持對第二季的期待值。

說起來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就能夠見功力了。

套路,從來都不是問題,作品本身的完成質量才是——

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和“解除好友”、“突襲”一樣,單純從故事來說,沒有特別新鮮的東西,畢竟電影和劇集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已經遭遇壁壘,觀眾越來越挑剔的根本原因就是:

見過世面了。

那麼此時,想要打破套路驚豔觀眾,也就難上加難了。

但是!

套路這件事,就好像烹飪大師一樣,面對一堆經典的老套的熟悉的食材,但只要掌握火候和工序,就能夠烹飪出令人食指大動的完美料理,同樣能夠讓人胃口大開、大快朵頤。

“奇怪的事”,就是如此。

短短不到二十四小時,“奇怪的事”就已經登頂熱搜榜冠軍寶座,摧枯拉朽地拉動超過兩億的洶湧流量。

思路客

資料,直接和位於熱搜榜第二的回聲拉開差距,以至於同樣位於熱搜榜第十位的“施密特灣”慘遭忽略。

其實,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施密特灣”也同樣成功了——

正如陸潛的計劃,瞄準喜劇市場,以輕盈的、簡單的、輕鬆的劇集,在腳不沾地的繁忙社畜生活裡,短暫地令人放鬆下來,這部質量不俗、題材特別的喜劇已經殺出一天片。

只不過……“奇怪的事”的爆發太轟動太震撼太沖擊,以摧枯拉朽的姿態橫掃榜單,引爆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