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影業,就選擇這一天,揭開全新篇章,標誌著這家新興電影公司進入第二階段,推開另外一個世界的大門。

“回聲”,正式上線!

這就是藍鯨影業前前後後忙碌了將近十八個月的流媒體平臺,萬眾矚目之下,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

這一時間點的選擇,無疑非常有趣。

頒獎季結束後,藍鯨影業就站在風口浪尖之上,關於公司的下一步計劃和藍圖,業內討論熱度居高不下。

人們紛紛猜測著試探著警戒著,這也是藍鯨影業按部就班選擇低調的重要原因。

隨後,“突襲2”橫空出世,以摧枯拉朽的方式徹底顛覆整個三月、四月的春季檔格局,再次進入大眾視野。

從業內權威專業媒體的反應就能夠看得出來,藍鯨影業的一舉一動正在吸引越來越多注意,流媒體平臺自然也是其中之一,紛紛擾擾的視線以及看不見的洶湧暗潮,在整個蘭川電影產業持續湧動著。

“也許,是時候關注流媒體了,否則,為什麼藍鯨影業如此執著地試圖開發專屬自己的流媒體平臺呢?”

準確來說,不是藍鯨影業的執念,而是陸潛的執念,這份執念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討論,正在越來越多;同樣,干擾和刺探,也正在越來越多。

不過,因為藍鯨影業的所有精力全部集中在“死侍”的開機拍攝之上,他們似乎按兵不動了一段時間。

就在人們以為,藍鯨影業可能再次蟄伏下來進而專注“死侍”製作的時候,公司卻宣佈:

回聲,這個全新命名的流媒體平臺,即將於五月二日登場。

前期宣傳,已經鋪天蓋地地鋪陳開來,甚至專門在“突襲2”開始之前貼了一個預告片,宣告藍鯨影業的驚天大動作。

業內,一片意外,震驚和錯愕交織在一起——

他們還沒有來得及細細琢磨出一個所以然來,更沒有時間展開佈局,藍鯨影業就已經順勢逆流而上。

認真想想,不得不讚嘆,藍鯨影業的聰明和果敢,方方面面都在展示一家新興公司的魄力和勇氣。

為此,藍鯨影業召開了一場專門的新聞釋出會,廣發英雄帖,邀請所有媒體記者前來關注他們的下一步舉動。

新聞釋出會上,修仲鈞詳細呈現了“回聲”的點點滴滴,包括陸潛建立平臺的理念和藍圖,包括流媒體平臺的第一步以及第二步計劃,包括今年已經正式投入的第一筆五十億啟動資金,全面展開原創專案。

“回聲,寄託的是導演對於電影對於夢想的一點點期許,丟下一枚石子,引起迴響,卻能夠經久不息地傳遞下去,將希望的曙光擴散開來,喚醒靈魂深處的熱情,最後形成驚濤駭浪。同時,這也與藍鯨影業的名字形成互文。”

“相信我,這只是一個開始。”

修仲鈞,言出必行,就在新聞釋出會上,隨即就證明了自己的說法。

除了五月二日首批上線的作品之外,藍鯨影業公佈了一個非常驚人的“敬請期待”名單:

湯守一、侯曉川、昆大彬、江澄海、董瑞茜等等,一連串重量級的名字,卻清晰看出陸潛的全面佈局。

如果說上述名字,全部都在預料之中,驚喜不足,那麼後續一連串名字,就令人不由自主地瞪大眼睛。

江排風、湯均一、簡康平、桑琉晨等等,其中,江排風將首次執導一套劇集,登陸回聲,堪稱重磅。

除此之外,回聲還公佈了一個特別專案,由米勒執導的南極紀錄片,重點是米勒,更是他們涉足紀錄片領域的訊息。

重磅!一個接著一個。

原來!

當人們在好奇在困惑在八卦陸潛和藍鯨影業一舉一動的時候,他們背後卻完成了如此龐雜如此重要的動作,現在終於揭開了冰山一角,“五十億”啟動資金的恢弘藍圖也展現在觀眾眼前。

業內人士們,驚掉下巴——

過去六個月時間以來,那些無關緊要的細節和舉動,現在全部都能夠串聯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