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專題評論之中專門提到了陸潛至今為止的不敗神話,每部電影的成功都只是觀眾看到的一小部分,收益比的輝煌才是真正令人震驚的本質。

根據種種資料展開分析,“突襲2”這部作品,為藍鯨影業帶來超過四十五億的利潤,而且依舊不是全部,僅僅依靠這一部作品,藍鯨影業的利潤效益就已經能夠進入金字塔頂尖,加入七大電影公司的行列。

對此,“光影世界”提出了一個非常新鮮也獨特的視角:

“一直以來,藍鯨影業就在佈局,彰顯自己不甘於此的野心,他們沒有掩飾自己的策略。”

“從黑名單計劃到復古動作電影再到電視劇製作,乃至於非簽約演員以及幕後工作人員權益的維護,最後的最後,流媒體平臺。”

“現在,這家成立僅僅兩年的小公司,卻依舊擁有足夠的現金流推動自己的計劃,那麼,他們到底在瞄準什麼呢?”

“也許,是時候好好關注一下,藍鯨影業計劃盡頭的藍圖全貌。”

“光影世界”絕對不是第一個關注藍鯨影業相關計劃的,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是第一個給予正視和重視的。

以前,藍鯨影業並不具備“力量”,歸根結底,電影行業也是一場資本遊戲,沒有資本也就沒有話語權。

現在,藍鯨影業卻悄無聲息就具備了“力量”,事情也就截然不同起來,但是,現在關注,是否已經太遲了?

從“正義曙光”到“突襲2”,從流光影業到藍鯨影業,從頒獎季到暑期檔,今年電影產業確實迎來一系列動盪,包括雄獅影業和神奇影業的動作頻頻也都在暗示著,一場風暴正在醞釀。

但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將會來臨。

窸窸窣窣!

轟轟烈烈!

就這樣,“突襲2”以驚天動地的姿態,擊退“正義曙光”,空降蘭川,激盪起陣陣餘波——

如果說,百億票房的衝擊力還不夠的話,那麼“光影世界”的專題報道絕對份量十足,無論是瘋狂的收益比,還是步步為營的佈局,亦或者是日積月累的影響力,每字每句都是重磅。

紛紛側目。

於是,藍鯨影業就再次站在聚光燈底下,包圍在數不勝數的灼熱視線之中,幾乎就要將公司大樓融化。

然而,修仲鈞卻只有一個想法——

“死侍”呢?

“死侍”怎麼辦?

“突襲2”的票房成績如此好,雄獅影業、大門影業紛紛伸出橄欖枝,不僅原有相關合作專案推進順利,而且繼續開啟局面展開深入合作的探討,一切都正在按照計劃進行,但是,“死侍”呢?

本來,“死侍”就承載著難以想象的巨大壓力,有人懷抱著惡意心態想要看看陸潛能夠變出一朵花來,有人懷抱著看好戲的心態看看“死侍”能夠帶來什麼新意,有人懷抱著純粹期待心態無條件地信任陸潛。

壓力,一層加一層,不斷重疊。

“突襲2”,又非本意地成為一個標杆,本來就已經搖搖欲墜的壓力,居然還在持續增加。

修仲鈞覺得,心臟就要炸裂開來了。

不是因為修仲鈞不相信陸潛——他對陸潛依舊有著百分之百的信心,而是因為“死侍”本來就是一個燙手山芋,再加上劇組其他工作人員可不想陸潛那麼澹定從容,稍稍不注意,拍攝過程就可能出現問題。

“死侍”可不是“突襲2”,一旦出現偏差,代價都無法預估。

所以,“死侍”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