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8 高下立見(第1/2頁)
章節報錯
“好看!真心好看!簡直是熱血沸騰,哇哇哇的好看。”
“……糟糕透頂,又長又吵又無聊,而且烏漆墨黑的一片,幾乎眼瞎。”
“哇!史詩!又復古又悲愴!施文勳拯救超級英雄電影。”
“這是什麼亂七八糟的過家家劇本?擰巴地將一堆超級英雄捏在一起,結果卻捏了一個四不像出來。”
“氣勢磅礴!果然,超級英雄電影還是要看偵探。”
“真是……故作深沉,東施效顰,直接被氣笑了。你能夠想象午夜場全場鼾聲一片,此起彼伏無比熱鬧的場面嗎?”
好評?差評?
追捧?憎恨?
首映式落幕,眾說紛紜,極端的喜愛和極端的厭惡碰撞在一起,以至於新聞媒體全部陷入一團迷霧。
《吞噬星空之簽到成神》
所以,這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這又不是什麼試驗性的作者電影,怎麼可能好評與差評走向極端?如此首映評價又到底預示了什麼?
一夜,無眠。
業內人士們紛紛嗅到異常,種種內幕訊息開始傳遞——
其實,流光影業內部對於“正義曙光”也非常不滿意,認為施文勳打造出來的成品,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於是他們也要求施文勳進行補拍修改。
前後三個不同製片人進行插手,俗話說得好,“艄公多,打翻船”,施文勳作為夾心餅乾的日子也不好過。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流光影業也意識到,他們選擇施文勳擔任創意總監,不管如何,還是需要給他一點信任,所以這次還是選擇相信施文勳的選擇和判斷,施文勳得到了最終決定權。
然而,來來回回的拉鋸,傷害已經造成,即使施文勳力挽狂瀾,也終究沒有能夠改頭換面。
不過!
傳聞終究只是傳聞,這些傳聞當作八卦聽聽就算了。
業內人士們最清楚的一點就在於,一部電影的拍攝過程沒有那麼簡單,施文勳的創作過程比想象的更加複雜,他們沒有參與其中,無從得知具體哪個環節、哪些創意、哪些決策出現偏差,導致了成品質量偏離預期。
現在,電影已經上映——
更重要的是,“正義曙光”,到底如何?
首映式結束之後,觀眾們好評與差評齊飛的混亂局面,完全沒有商業大片登場的氣氛。
更像是電影節上,試驗作品午夜放映之後的場面,愛憎分明,喜歡的人大肆吹捧,討厭的人深惡痛絕,鮮明地劃分界線。
所以,“正義曙光”已經達到如此高度了嗎?一部藝術作品?
如果真是如此,那也不錯,因為超級英雄電影首次出現了一部嚴肅的藝術作品,改變人們對同型別電影的爆米花印象,流光影業也可以算是邁出堅實的一步。
但問題就在於,真是如此嗎?
一時之間,就連自詡深諳市場的業內人士也有些雲裡霧裡,難以分辨。
特別是此次四月檔期的不同尋常。
“突襲2”的成功在前、“正義曙光”的重要使命、“流光影業VS藍鯨影業3.0”的場外話題等等,這些都正在製造不同的變數,一切的一切都讓首映式的落幕,蒙上一層不確定的神秘氣質。
所以?
次日,媒體綜評火熱出爐——
五十五家媒體第一時間撰寫評論,這也超越了“突襲2”,成為今年上半年最受矚目的作品,再次證明“正義曙光”身上聚集的熱點。
然而,結果令人大跌眼鏡。
十個好評,十個差評,二十五個中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