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 神奇曲線(第2/2頁)
章節報錯
最終!
“突襲2”也就走出一條匪夷所思的神奇曲線,上映三週,累積票房持續高歌勐進——
四十億!
整整四十億,在上映第三週的週日午後,“突襲2”的累積票房正式突破四十億,並且依舊看不到上升勢頭的放緩。
最快在週三或者週四,“突襲2”應該就能夠超過“愛人”,成為陸潛個人票房第二高的作品,然後眼前就只剩下“突襲”了;不過,沒有人懷疑“突襲2”的總票房不會超過前作,重點應該在於:
一百億,有可能嗎?
顯然,“突襲2”已經劍指一百億,試圖成為春季檔有史以來第一部突破百億票房的作品。
此前,“夢幻世界”始終保持著春季檔票房總冠軍的記錄,七十三億,距離百億的高度還是非常壓遙遠的。
對“突襲2”來說,也同樣如此。
最主要還是因為人們對春季檔的固定認知,因為整個檔期缺少活力,並且為即將到來的暑期檔積蓄能量,所以市場潛力就相對有限,即使創造記錄、即使打破歷史,但市場可能無法提供相對應的支援。
“突襲2”想要顛覆歷史,首當其衝的,就是接下來四月的表現——
因為五月就即將拉開暑期檔序幕,屆時千軍萬馬蜂擁而至,“突襲2”的口碑效應估計也已經達到瓶頸,恐怕後繼乏力。
那麼,四月就是“突襲2”完成壯舉的成敗關鍵。
但電影市場是這樣一回事,票房資料不僅僅取決於電影自己,還取決於競爭對手。
簡單假設。
三月,人們走進電影院裡,發現沒有任何一部電影值得關注,挑三揀四之後,也就只有“突襲2”值得一提,那麼即使自己對動作電影沒有興趣,應該也會觀看。
五月,電影院裡的選擇琳琅滿目眼花繚亂,選項可能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五個六個,考慮到時間和錢包,那麼最多隻能挑選其中最感興趣的一個或者兩個專案,最多三個,那麼必然就有電影被捨棄。
現在,四月就扮演著這樣的角色。
好訊息,四月依舊是春季檔,各大電影公司也沒有預料到“突襲2”會在今年製造波瀾,所以提前佈局好的排片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壞訊息,儘管四月競爭依舊貴乏,但其中隱藏著一隻沉睡巨龍,沒有人能夠預測這隻巨龍的票房前景——
來自流光影業的“正義曙光”。
也就是張本卿首次出演黑暗騎士的超級英雄大片,而且,流光影業不僅祭出偵探漫畫旗下的頭號人氣英雄,同時還動員了偵探漫畫旗下的三大超級英雄齊聚一堂,炮製出了這部群星璀璨的“正義曙光”。
歸根結底就是因為“黑暗騎士”系列的落幕,神奇影業趁虛而入全面崛起,以至於流光影業也著急起來,迫切希望能夠找到全新的拳頭產品,也迫切希望能夠在超級英雄電影市場重新找回競爭力。
於是,就有了這部“正義曙光”。
在爭議蔓延將近十八個月之後,“正義曙光”終於即將揭開神秘面紗,就在四月第一週。
然後……
非本意地,真正非本意地,“流光影業VS藍鯨影業3.0”,即將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