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地、認真地,江士奇打量了陸潛一番,然後終於明白過來——

導演是故意的。

饒是自己見過無數大風大浪也還是被捉弄了一把。

難怪!

難怪那些狗仔們看到陸潛,一個兩個都畢恭畢敬,沒有人敢輕舉妄動,如果不是江士奇和陸潛見過那麼多次,對陸潛已經有足夠的瞭解,恐怕江士奇此時也要溼褲襠了。

信手拈來的惡作劇,絕對真假難辨。

“導演,我還不到三十歲,年紀輕輕不應該有心臟病。”江士奇非常無奈,也忍不住小小吐槽了一句。

陸潛眉尾輕輕一揚,“你還不到三十歲?”

點到為止。

緊接著,陸潛就露出尷尬的表情,“抱歉,是我誤會了,我下次不會了。”

明明是道歉,明明是悔改,但為什麼江士奇覺得自己被羞辱了?

更重要的是,為什麼江士奇並不覺得受冒犯,反而是忍不住想笑,不愧是能夠和湯臣分庭抗禮的人。

“導演,我們的採訪還沒有開始,你現在就火力全開怎麼辦?”說著說著,江士奇自己就率先笑了起來。

陸潛輕輕聳了聳肩,一副甩手掌櫃的模樣,“這就不是我的責任了。”

江士奇想想,居然……無法反駁。

但是,江士奇也意識到,就這樣一來一往,小小的惡作劇,緊張和激動的情緒平復下來,居然找回了平靜和鎮定。

所以,是因為陸潛注意到他和整個團隊的緊張,這才故意緩和氣氛的嗎?

江士奇主動回到了正題上,“導演沒有閱讀我們的提桉嗎?”

“我知道你們準備做什麼,但具體方桉沒有詳細閱讀,抱歉,最近忙到昏頭了。”陸潛依舊是一貫的實誠,“今天是準備採訪‘突襲2’的幕後製作花絮,對吧?”

江士奇連連點頭表示贊同,“對,‘突襲2’現在正在火熱上映,電影裡有很多鏡頭、情節在社交網路之上引發熱議,其實,對於‘突襲’也是一樣的,我們都非常好奇,導演到底是如何完成的,幕後又又什麼故事,所以安排了這次採訪。”

幕後花絮。

對於電影宣傳來說,放出幕後花絮是基本操作,透過幕後花絮揭開電影的神秘面紗,同時也展現製作團隊的幕後面貌,一直以來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宣傳手段。

這次,“娛樂週刊”又更進一步。

江士奇是瞭解陸潛的,他一直知道陸潛對攝影、對燈光、對武術指導這些團隊的重視,在業內有口皆碑。

所以,江士奇希望陳慕、蘇子一、管舟、白誠等人全部都能夠出現在鏡頭面前,接受採訪、解答問題——

他已經收集了無數著名場面的相關問題,從專業入手,詢問他們是如何構思、如此討論、如何碰撞以及如何執行,最終呈現出大熒幕上的電影畫面。

足夠專業,卻也足夠內幕。

“娛樂週刊”正是憑藉著這份“專業理念”,成功打動了藍鯨影業和雷鳴經紀,爭取到了這次採訪機會。

其實,江士奇所不知道的是,藍鯨影業和雷鳴經紀經過溝通和討論,他們認為這次的確是一個機會——

一方面,他們能夠宣傳“突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