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6 風口浪尖(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實,“突襲2”的成功是可以預見的,藍鯨影業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當然,首映票房確實超出預期,不僅能夠看到屈雨時的失態,也能夠看到修仲鈞和紀敘對時局的把握。
但整體而言,依舊沒有太過離譜,所以當陸潛拒絕紀敘提桉的時候,他們也沒有過多糾纏,轉身就放棄了。
然而,次周票房跌幅曲線還是遠遠地、遠遠地超出預期,完全打破認知,在藍鯨影業內部也掀起巨浪。
不僅僅是週末票房而已!
上映兩週——準確來說,應該是上映十天,一個週末加上一個完整一週,“突襲2”的累積票房就已經強勢突破二十六億。
整整二十六億!
如此資料,距離“解除好友”最終累積總票房數字二十八億,就只有一步之遙。
勢不可擋!
從方方面面來看,“突襲2”的腳步都正在朝著一百億的目標全速衝刺,畢竟整個三月都找不到像樣的競爭對手。
一旦達成,這也標誌著藍鯨影業的蛻變。
大門影業就是如此,始終在B級市場耕耘,終於迎來第一部一百億作品,然後第二部第三部地延續下去,真正站穩腳跟,打破金字塔頂尖的固有格局。
現在,藍鯨影業在成立短短兩年時間裡,就即將迎來如此契機了嗎?
而且,藍鯨影業和當年大門影業的不同之處就在於:
一來,頒獎季餘波未平。
二來,流媒體平臺上線在即。
種種情況碰撞在一起,這也使得藍鯨影業始終站在風口浪尖之上,每一次出手的成敗都可能帶來連鎖反應。
一個假設!
如果藍鯨影業能夠在接下來幾個月牢牢抓住機會,持續一飛沖天地打破金字塔格局,完全是有可能的。
當然,藍鯨影業根基太淺,幾乎沒有什麼底蘊,所以,想要在短短數個月之內就完成本質的突破和蛻變,這也意味著條件苛刻——
每次機會,都必須成功兌現。
否則,累積起來的聲勢就會遭遇打擊,倒不至於崩盤或者失敗,但可以肯定的是,藍鯨影業想要迎來質變,就需要更多時間和更多累積,整個全盤佈局都需要從長計議。
一方面,他們需要果敢大膽。
一方面,他們不能操之過急。
分寸的拿捏和心態的把握,也就越發顯得重要起來,修仲鈞和紀敘兩個人都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好好休息過了,平均每天兩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和陸潛在劇組拍攝工作的時候比較起來,也不遑多讓。
“突襲2”的火爆,算是一次異軍突起,稍稍打亂藍鯨影業的佈局,但修仲鈞和紀敘達成共識,比起亂局來說,更多是機會,他們應該牢牢把握機會,進一步為藍鯨影業製造聲勢。
有些機會,稍安勿躁也無妨。
有些機會,稍縱即逝,必須勇敢出擊,比如“突襲2”。
正是因為如此,在被陸潛拒絕了一次,修仲鈞和紀敘才不怕死地再次冒險前來,希望當面說服陸潛。
甚至在修仲鈞明白陸潛的真實用意之後,電光火石之間,他也還是維持本來的決定,沒有改變想法。
修仲鈞的頭腦非常清晰。
修仲鈞知道陸潛對於藍鯨影業的重要性,正如陸潛所說,當他專注在導演工作的時候,他才能夠將自己的價值最大化。
但同時,陸潛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也已經得到證實,如果能夠得到陸潛的加持,“突襲2”的記錄突破之路也將更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