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5 脫胎換骨(第1/2頁)
章節報錯
轟轟烈烈!
浩浩蕩蕩!
最新一期票房排行榜公開之後,短短三十分鐘,社交網路平臺之上就可以看到各大新聞媒體的相關報道:
爭先恐後。
鋪天蓋地。
原因,非常簡單,爆款出現了,而且是足以撬動整個市場的爆款。
在這裡,有一個細節需要提及。
當初,“突襲”登場的時候,且不說是否被看好,但因為規模、型別、風格等等原因,被普遍定位為B級電影。
什麼是B級電影?
這並不是電影分級,而是與“A級大製作”形成鮮明對比的一個電影型別統稱,特指低預算拍攝出來的作品。
道理,非常簡單,有預算就有餘地,沒預算就什麼都沒有,B級電影往往因為缺乏足夠的製作預算,所以拍攝捉襟見肘,佈景簡陋、道具粗糙、影片缺乏質感,沒有良好的品質。
同時,也因為缺乏製作成本,B級電影往往沒有頂級明星的參演,但為了吸引觀眾,更多挑選大眾喜歡的型別,恐怖、動作、科幻、喜劇等等等等,甚至可能出現抄襲借鑑的情節。
久而久之,“B級電影”也就成為一個全新標籤——
低成本,粗製作,甚至可能質量也略遜一籌。
當然,這是一種偏見,B級電影也能夠拍攝出質感,A級電影也能夠拍攝出垃圾,製作預算與質量並不能直接掛鉤,但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如此刻板印象已經深深地烙印在腦海裡。
從製作成本、作品型別、影像風格來看,“解除好友”和“突襲”確確實實是B級電影,這是沒有爭議的。
“突襲”裡,粗糲的影像風格、骯髒的畫面質感,還有掙脫螢幕漫溢位來的血腥氣息,完全符合B級電影的標籤印象。
但是,“突襲”成功了,而且是大爆特爆式的成功,當時,媒體就將這場勝利稱為——
“B級製作的A級電影”。
在很長很長一段時間裡,陸潛都被稱為“B級電影導演”,而“死侍”才是陸潛首次執導大片,儘管依舊算不上“A級製作”,卻也已經擺脫B級範圍,朝著頂級大製作邁出堅實的一步。
話題,重新回到“突襲2”上。
為什麼專門提及B級電影呢?
因為“突襲2”作為續集,再加上前作的影像,也依舊被認為是B級電影,擁有一定粉絲基礎的B級電影。
然而,電影上映兩週,橫掃千軍的君臨之勢,卻徹底顛覆了人們對B級電影的固定印象,引發一片驚呼!
《第一氏族》
“陸潛,點石成金。”
“讓B級電影煥發出A級電影的生命力,陸潛再次書寫傳奇。”
“脫胎換骨,羽化登仙!‘突襲’系列揭開全新篇章。”
也許,從製作成本來看,“突襲”系列依舊是B級電影;但是,從作品質量來看,卻完全是大片水準。
更重要的是,陸潛用一部又一部電影作品證明了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
質量和預算,存在著聯絡,卻不是必然的。
一直以來,人們對陸潛不屑一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陸潛沒有執導過真正的大片,無論是商業電影還是藝術電影,始終在小成本範圍打轉,也就是小打小鬧,即使是“愛人”,規模也只能算是中等偏下。
久而久之,“B級導演”似乎就成為一個緊箍咒,這也使得人們始終無法給予陸潛相對應的尊重和肯定——
看看流光影業的姿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