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作品,適合大熒幕觀看,整個視聽感受賦予電影的魅力是與眾不同的;有些作品,則可以在家獨自觀看, 享受一個私密空間帶來的寧靜。”

“這才是網路時代浪潮底下應該側重的焦點。”

陸潛曾經和紀敘討論過這件事,顯然紀敘和修仲鈞也應該討論過, 但他們對整個概念還是不夠了解。

“當然,我知道現在整個行業的形態和模式並非如此,暑期檔和頒獎季的宣傳策略、發行計劃都是不同的。”

“但是, 就我自己而言,在拍攝作品的時候,儘可能避免用這個標籤束縛自己, 未來流媒體平臺建立起來之後,整個引流和搜尋的系統也應該標榜出我們的特色——

讓喜愛電影的人,總是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小片天地。”

事情,顯然沒有那麼簡單。

一件事,引發另外一件事,龐大的資訊洪流洶湧而出,以至於沈言書和管舟兩個人都有些跟不上,恍惚之間已經忘記凌晨時分依舊聚集在陸潛酒店房間的原因,懵懵懂懂地就被這股洪流夾帶著前行。

修仲鈞再次展現出自己高速處理龐大任務的能力。

“導演,即使如此,我們的後期製作也不能耽誤,不僅僅是這一部電影的原因, 這可能會影響到我們後續的排片計劃和拍攝計劃。”

流媒體的事情, 可以放放;頒獎季的事情,也可以放放;甚至董瑞茜和張本卿的催促,也都可以無視。

重點還是在於“愛人”這部電影本身的規劃,不能耽誤, 這也會直接影響到“突襲2”的拍攝。

修仲鈞抓住了重點,兜兜轉轉一圈,又重新回到了關鍵。

陸潛輕輕頜首表示明白。

“不用擔心。”

“‘愛人’的後期基本已經做完了,林漢洲他們現在正在加班加點,我估計最多三天就能夠全部完成,然後接下來就是音效、配樂等等工作,這些工作基本一個月左右就足夠了。”

其實,所有藍圖全部都在陸潛腦海裡。

這一次,“愛人”劇組進行不同的全新嘗試,現在就能夠直接感受到差異。

以往,後期製作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往往是拍攝工作的三倍五倍乃至十倍,很多時候,一部電影拍攝一個月,但後期製作可能就需要一年——特別是電腦特效,工作量又細又多,非常繁瑣。

一部電腦三維特效製作的動畫片,三年是基本起跳,五年、七年也屢見不鮮,這就是最直接的證明。

但現在,後期製作和拍攝同步進行,即使包括了電腦特效工作,但劇組宣佈殺青的時候,後期也同樣進入收尾階段。

也正是因為如此,陸潛在盆塘扮演救火隊長的時候,“愛人”的後續工作還是可以有條不紊的步步展開。

所以,不用擔心“愛人”的上映計劃,也不用擔心藍鯨影業接下來的一系列安排。

修仲鈞非常意外,他知道同步後期可能會節省許多時間,但完全沒有想到能夠節省如此多。

“那麼配樂工作呢?”修仲鈞進一步提問到。

因為董瑞茜和張本卿,因為頒獎季策略,也因為藍鯨影業的整個發展規劃,修仲鈞對“愛人”的製作程序一直非常密切關注,一切都瞭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