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粗聽起來,為什麼有點荒唐無禮?

一個組織,有權利選擇自己的成員,是否接受全新申請,自然也應該由組織自己決策,這應該是公認的事實。

那麼,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整個桉件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背後錯綜複雜的關係三言兩語難以解釋,但可以肯定的是:

起訴,並不是無理取鬧。

其中一個重要的客觀事實就是,“蘭川記者協會”,名義上是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組成的非贏利性組織,但事實上,協會的諸多成員根本就不是記者。

沒有任職機構,沒有發表文章,沒有采訪資質,只有一個模稜兩可的頭銜,可能十年前二十年前寫過一篇報道什麼的而已;而且,一大部分成員現在也沒有任何工作,唯一的工作就是每年評選金雀獎——

這讓人不由懷疑他們到底是家裡有礦,還是喝露水就能夠過活?再不然就是……

形成直接對比的是,那些具有真正資質並且活躍在第一線的記者們,申請加入協會卻屢屢被拒之門外。

而且,不是一次兩次。

所以,原因到底是什麼?

更重要的是,蘭川記者協會是一個非贏利機構,透過各種慈善捐款維持機構的運轉,所以民眾有權利要求他們公開財務報告和款項使用情況,另外還有工作人員辦公環境以及聘請狀況等等。

七名記者的起訴,並不是沒有依據的,但是否違法,需要法庭判斷,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背後應該有貓膩。

這七位記者的動作,最終目的並不見得就是為了加入蘭川記者協會,而是為了揭開幕後秘密。

一旦揭開,不管結局如何,場面肯定非常難看,毫無疑問是頒獎季的年度事件。

目前為止,訊息暫時還沒有引爆,原因有二。

其一,蘭川記者協會能夠屹立不倒這麼多年,業內人脈與根基不可小覷,枝枝蔓蔓遍佈整個行業,他們肯定不會束手就擒,此時他們也正在透過自己的關係壓制局面,希望能夠在火勢起來之前就控制住。

其二,包括八毫米在內的各大媒體都在收集資料和證據,展開深入報道,現在最重要的不是搶時間,而是搶獨家,誰的資料更全更深更權威,誰就能夠佔據報道主動,正是因為牽涉深廣,所以需要更加重視。

短短兩天時間裡,各式各樣的傳聞悄無聲息地蔓延開來,醞釀著一股風暴。

但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這場風暴到底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

畢竟,此時此刻討論的主角是蘭川記者協會,金雀獎能夠在重重質疑聲之中舉辦七十三屆,絕對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任何時候,挑戰巨人都需要勇氣和決心。

其實,看看馬達的反應就知道了。

他並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在乎,又或者說沒有那麼重視,因為……大局為重。

《仙木奇緣》

頒獎季的喧囂才剛剛開始呢,過去二十年三十年,他們都已經習慣了金雀獎的存在,並且透過相同的模式展開頒獎季第二階段的競爭。

但如果現在金雀獎出醜聞,那麼後續應該怎麼辦?“火星任務”怎麼辦?張本卿又怎麼辦?

所以,他們也顯得格外小心謹慎,而且,這不是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