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如期而至(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這篇專題報道里, “蘭川日報”提出了一個問題,但沒有給出答桉;不過,結尾描述了穹頂影院門口的喧囂與熱鬧,並且配上了一張照片,這也就等於無形之中給出了答桉。
本來,所有人都認為,“愛人”沒有了噱頭和花哨,腳踏實地地舉辦一次首映式,那麼最大新聞應該就是張本卿和陸潛了,人人都摩拳擦掌地等待著一次勁爆新聞的爆炸。
結果?
“愛人”首映式依舊以另外一種方式搶走人們的視線,甚至輕鬆殺入熱搜榜。
網友們紛紛表示好奇:
這是擺拍嗎?是藍鯨影業掏錢邀請的臨時演員嗎?如果不是,那麼“愛人”真的那麼好看嗎?為什麼能夠引起如此狂潮?
答桉,也許需要自己親自走進電影院裡一探究竟才能夠揭曉,但在電影正式大範圍公映前,可以先閱讀一下評論。
如果影迷們表現得如此瘋狂,那麼電影評論應該……不差吧?
所以,這是影評人和觀眾的又一次分歧?還是陸潛電影的又一次勝利?
再然後,好評,如期而至。
果然。
標準結局。
好評好評好評好評中評好評。
好評中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
一片,飄綠。
滿眼滿眼的全部都是好評,偶爾跳出一個兩個中評就顯得格外顯眼,但是,差評呢?
等等,差評呢?
難道……陸潛再次迎來一部無差評作品嗎?又又又又?
細細瀏覽,“愛人”首映式落幕之後,一口氣井噴了整整五十二篇首批評論,其中包括首映式媒體以及內部試映會媒體的評論,苦苦等候的盡頭,終於全部刊登出來。
五十二篇,在今年的假期檔裡,僅次於“絕地武士”的五十五篇,位居第二,甚至比“幽靈危機”和“迷宮遊戲3(下)”都還要更多,從數字就能夠看得出來,“愛人”得到的矚目,全然不遜色於任何一部商業大片——
如果參考製作成本數額的話,“絕地武士”和“幽靈危機”都是十七億,“迷宮遊戲3(下)”則是十億,百分之百的大製作;而且,這只是對外公開的賬面成本,至於宣傳費用則不包含其中。
《無敵從獻祭祖師爺開始》
而“愛人”的製作成本也創造藍鯨影業的新高,整整兩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陸潛採用了大量電腦特效,這在陸潛以前的作品裡並不常見;但儘管如此,電影依舊只是中型製作而已。
一部中型製作的電影,關注度和影響力居然能夠達到如此程度,與全年最受矚目的頂尖大製作平起平坐,絕對稱得上駭人。
當然,數量只是數量而已,質量比數量重要。
五十二個評論之中,整整四十二個好評,十個中評,零差評。
又一次地,再一次地,延續陸潛至今為止導演作品的不敗戰績,從影評人到觀眾,大家都表現出了積極的態度。
那麼,具體評分呢?
也是……標準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