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頒獎季作品登場,憑藉著商業票房成績引發矚目,最後又重新回到頒獎季話題上。

“愛人”兜兜轉轉了一圈,還是回到原本軌道上,但經歷數輪熱議和票房佳績之後,電影的位置已經不同,頒獎季的期待值也截然不同。

顯然, 這部在商業與藝術之間尋找到出色平衡點的作品,正在超越“火星任務”和“絕地武士”,佔據更多焦點:

《日月風華》

裴成琳應該提名最佳女主角嗎?張本卿的表演真的值得提名嗎?陸潛又是否應該得到肯定?這樣一部黑色電影真的應該嘉獎嗎?比起喜劇來說,懸疑驚悚型別是否更加不適合金冊獎?電影前景如何?

大師氣象的爭論還沒有落下帷幕,頒獎季提名就已經提上日程,那麼人們又怎麼看待呢?

熱議, 不斷。

狂潮, 不止。

就連毫無關心的路人們也能夠透過自己社交網路的時間線感受到:

頒獎季熱潮真的已經來臨。

霍至,稍稍有些遺憾,頒獎季的熱議狂潮,他都沒有能夠參與進去,因為他一直沒有找到時間進入電影院觀看“愛人”。

學期末的考試、母親身體健康檢測亮紅燈、寒假實習的事情遲遲沒有著落、腸胃炎導致的作息失常等等等等,事情一件接著一件,生活已經心力交瘁;更糟糕的是,他和女友之間的爭吵次數越來越多,每次交談似乎都不可避免地走向相同的結局。

他也想前往電影院,在光影流動的時間裡,短暫地忘記現實生活的煩惱與糾葛,只是跟隨著影像起伏。

但終究還是沒有能夠成行,一次又一次地放棄了。

一直到今晚。

終於找到了時間,也終於找到了精力,如果再不看的話,他就真的要跟不上那些討論了,頒獎季的狀況也是雲裡霧裡——

當然, 這些都不重要,至少沒有那麼重要, 生活裡還有更多重要的事情需要解決。

比起頒獎季和電影來說更重要的事情就在於, 他們終於不爭吵了。

他和她,似乎終於吵累了,握手言和,終於找到時間和空間享受一點平和,並且在觀看電影以及電影選擇上達成共識,久違地重新找到了一件兩個人都感興趣也都喜歡的事情,他們覺得應該這樣做:

觀看一部陸潛的電影,就好像當初觀看“解除好友”一樣。

於是,他們就這樣做了。

其實,他們提前觀看閱讀了青竹上關於“愛人”的討論,雖然無法理解婚姻關係的種種問題,但至少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

然而,現實最殘忍的地方就在於,即使做好心理準備也依舊會被殺一個措手不及,而且大多時候都是如此。

穹頂影院裡,大熒幕的光影魅力正在讓所有觀眾沉浸其中,霍至的心臟也無法控制地跟著一起浮浮沉沉。

楊飛兒, 他的女友,就坐在旁邊。

事實上, 伴隨著觀影的進行,他們並沒有排斥彼此也沒有疏離彼此,恰恰相反,他們一點一點靠近彼此,彷佛一種無形的恐懼和擔憂正在朝著他們蜂擁而至,以至於他們不得不擁擠向對方,十指緊扣、緊密相連,從彼此的體溫感受到一點點溫暖,抵禦電影畫面傳遞出來的刺骨寒冷。

也許……內心深處,他們都希望用實際行動證明:

他們沒有受電影影響,他們不是王斯和艾青,他們不會因為一部電影而分手。

跌宕起伏的過山車之旅,終於一步一步靠近終點,大熒幕裡,王斯終究還是決定留下,配合艾青繼續演出這場戲:

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整個放映廳裡,鴉雀無聲,不敢置信地看著大熒幕,被捲入故事的走向裡,在驚濤駭浪之中失去了思考能力。

就如同王戈一樣,不敢相信王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