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不敗神話”,不僅僅是票房成績,更多是整個行業未來走勢的博弈與較量,而陸潛只是一個代表而已。

“時勢造英雄”。

雖然導演們一直在拒絕超級英雄,但沒有人能夠否認,生活確實需要英雄,如果電影產業想要繼續保留創作的豐富和多樣,他們就需要一個英雄,挺身而出,與電影公司展開正面對抗。

如此“英雄”,不止一個,也不會只有一個。

而陸潛,因緣際會地,成為其中之一,並且因為年輕氣盛,隱隱成為媒體報道的話題,這才擁有了如此聲勢。

不過,“蘭川日報”也坦然表示,就專業層面來說,陸潛還遠遠稱不上“不敗神話”,作品數量的短缺就是致命傷。

也正是因為如此,“遊客”和“人類清除計劃”的票房,就越發凸顯出重要性來——

一方面,大門影業密切關注著,從“疾速追殺”到“人類清除計劃”的表現,這可能決定他們與藍鯨影業未來合作的走向,甚至可能影響更多更多。

另一方面,行業密切關注著,陸潛的一舉一動都正在牽扯更多注意力,“愛人”的風起雲湧就是最直接證明。

值得注意的是,流光影業的“招安”算盤,暫時依舊是行業秘密,但悄然之間的暗潮湧動已經走漏了些許風聲,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的行業資深人士們或多或少看出些許端倪。

就事論事的話,這無疑是陸潛打破封鎖的一個訊號。

深入展開的話,這也可以看作是行業之爭的一個節點。

那麼,作品的成敗,可能影響的潛在決定就更多了。

不可否認的是,陸潛的一舉一動也正在吸引越來越多視線。

“也許,在陸潛和真正的’不敗神話’之間,還有不止一場戰役等待在前方,而且所謂神話隨時都可能破滅。”

“但可以肯定的是,陸潛沒有停下腳步的打算,這位下個月即將年滿二十三歲的年輕導演,正在以自己的節奏和自己的方式書寫一段故事。”

“拭目以待。”

專題報道的最後,“蘭川日報”並沒有以歌功頌德的方式再次為陸潛送上掌聲,因為聚焦在陸潛身上的光環已經夠多,他們更多是腳踏實地地給予期待,期待著這位年輕導演能夠繼續前進——

每個人都在好奇著,故事接下來會如何發展。

短短四個月後,答案,揭曉。

“遊客”,累積總票房八億三千萬。

“人類清除計劃”,累積總票房十八億。

轟!

轟轟轟!

不敗,依舊在繼續。

其實,“人類清除計劃”的整體表現,略遜一籌。

電影丟擲一個有趣的設定吸引視線,但執行層面還是不夠大膽:

無論是密室排程,還是巷子追逐,開啟方式還是被整體框架捆綁住手腳,僅僅只是展現恢弘敘事的冰山一角,略顯小家子氣;而且,血漿不夠是一大遺憾。

儘管如此,緊湊的故事核心和清晰的人物弧光,還是保證了電影質量,不至於太拉胯,只是不夠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