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 期待以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完,周靚也不等程俊反應,一個轉身,就小跑著離開了。
程俊反應慢了一些,只來得及對周靚的背影呼喊了一句,“程俊,我叫程俊。”
周靚沒有停下腳步,也沒有任何回應,轉眼就已經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潮裡,卻不知道她是否聽到程俊的聲音。
程俊有些失落,望著洶湧人群呆愣在原地好一會,但沒有持續太久, “遊客”所帶來的亢奮再次洶湧而至——
他需要分享,他需要炫耀,否則這股情緒就會在胸膛裡炸裂開來。
於是, 程俊撥通了南宗的手機, 電話才接通, 不等南宗開口, 他就迫不及待地呼喊道。
“好看!好看好看好看超級好看!”
“你會後悔今晚沒有過來的,我打賭,你現在就已經開始後悔了。”
“導演真的太太太厲害了!”
下一秒,話語就如同龍捲風一般地捲入其中,演變成為尖叫,最簡單最純粹的尖叫,卻充分宣洩著程俊的激動。
夜晚,正酣,但漫天漫地的繁星卻是如此明亮,彷彿整個世界都正在閃爍。
顯然,程俊不是唯一一個激動到失眠的影迷,周靚也不是唯一一個喜歡到失語的影迷,今夜才剛剛開始呢。
十月九日,週五,今年蔚海電影節最佳導演得主“遊客”,終於正式上映,率先在蘭川的穹頂影院登陸——
一間院線。
當初,“解除好友”就是選擇點映,但“遊客”的情況稍稍不同。
“解除好友”點映,是迫不得已的選擇;“遊客”,則是主動選擇。
頒獎季的藝術電影們往往都是如此,從個位數的院線開始小範圍點映,主要面向媒體記者、專業影評人、業內人士、資深影迷等等,看看他們的口碑與評價,然後再製定逐步擴映的計劃。
如果電影成功的話,也許會進入一千間以上的院線進行全面公映;但如果沒有達到目標,在五百間院線以下區域性公映,也同樣能夠贏得市場。
對於藝術電影來說,他們真正期待的,還是獎項,透過獎項提名以及得獎吸引視線,進而贏得票房爆增;另外,再進行影碟發行、線上放映等等,從而贏得盈利。
不能盈利也沒有關係,在各大電影節之間遊走,開啟局面的同時,也尋找投資,這同樣是一種起步方式。
“遊客”,就是如此。
其實,“遊客”已經在蔚海和塞卡前後得獎,名聲已經開啟,但真正進入市場的時候,還是需要保持謹慎的態度——
畢竟,專業意見和市場意見還是存在著一定偏差。
儘管如此,“遊客”只選擇一間院線進行電影,還是顯得非常低調,但考慮到穹頂影院和陸潛的關係,似乎也就能夠理解了。
週五晚上八點,第一場點映結束,緊接著第二場第三場點映也持續爆滿,一票難求的盛況成為最佳註腳。
而與此同時,點映之後的第一批評論也火熱出爐,不再是電影節反饋,而是真正普羅大眾,這對電影來說才是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