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 心碎系列(第2/2頁)
章節報錯
上述應該是引用書籍原文,下面則有發行商新增的一行營銷宣傳語,
“從行政律師到絕望主婦,人手一冊,紛紛失控;如果你天性善良,你會對本書結局感到深深的失望。”
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銷售冠軍頭銜,證明這本書的暢銷。
翻過來,在封底則能夠看到各大媒體的推薦語。
“筆鋒如同刀鋒般犀利,情節神奇莫測,透著一股機靈勁,始終抓住眼球。不僅設定了一系列峰迴路轉、精彩縝密的情節,還塑造了諸多鮮活靈動、栩栩如生的人物,筆端透著陰森寒氣,手法之高妙令人驚歎——
讀者如果有質疑,請回頭再閱讀一遍吧,不管該書在您第一遍讀來是什麼滋味,第二遍的感受肯定截然不同。”
“絕佳讀物,驚心動魄的情節堪比希學德,令人愛不釋手。這本直達人心最陰暗的角落,會讓你渾身冒出一層雞皮疙瘩,非要把一顆心提到嗓子眼,直到最後一頁。”
“一本精心打造的驚世之作,涵蓋生命、愛情、愧疚、失去等等主題,也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傑出文學作品。”
等等,等等。
雖然陸潛暫時還沒有翻閱這本,但粗粗打量,腦海裡第一時間就浮現出自己時空裡的一部經典佳作:
大衛芬奇(DavidFincher)執導的作品,“消失的愛人”。
電影改編自同名,講述一個關於婚姻的故事。
在一對夫妻結婚五週年紀念日的當天,丈夫返回家中,突然發現妻子消失不見,丈夫透過各種方式瘋狂尋找,然而警方在妻子留下的一本日記裡卻發現,種種線索都表明是丈夫將妻子殺害。
從故事本身來看,其實沒有任何特別之處,“丈夫殺害妻子”的故事在電影和電視螢幕上已經出現太多次,以至於偵探劇集都出現這樣的梗,“如果妻子死亡了,第一個嫌疑人就是丈夫”。
但是,芬奇真正的厲害之處就在於,用冰冷刺骨的鏡頭切入婚姻,展現出丈夫和妻子身上的那些醜陋和猙獰,殘忍地揭開婚姻的面具,將婚姻生活殺人於無形的本質徐徐展現出來,真相與謊言的交織,真正讓每一位觀眾重新審視婚姻、審視人性。
電影上映之後,票房取得巨大成功之餘,同時也在頒獎季斬獲一系列好評,雖然遺憾地沒有能夠得到奧斯卡青睞,但如潮讚譽依舊讓電影名利雙收,成為難得一見在商業和藝術之間尋找到平衡的佳作。
在陸潛原本的時空裡,“消失的愛人”無疑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作品,在全球範圍內都得到超高的人氣。
那麼,董瑞茜帶來的這本呢?兩個不同的時空,就這樣意外地重疊交錯在一起了嗎?
“導演,你知道,去年,我經歷了離婚,對婚姻對生活都產生了不同看法。”
董瑞茜並沒有靜靜等待,而是主動出擊——她需要吸引陸潛,至少讓陸潛對這本產生興趣才行。
“當時,我意外看到這本書,那時候書籍才剛剛發行不到兩個月,暫時沒有引起那麼多關注,但我個人非常非常喜歡,並且透過書籍重新審視生活,所以,我第一時間就買下了改編權,期待著能夠搬上大熒幕。”
“我認為,沒有人比你更加適合執掌導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