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潛,低頭看了看手中的獎盃——

蔚海電影節,只有金豎琴獎是特別的,獎盃是一座小小的金色豎琴;而其他獎項則相對簡陋許多,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都只有一張獎狀,但最佳導演還是稍稍幸運一些,獎狀之外,還有一個透明的亞克力玻璃獎盃,如同琥珀一般在裡面鑲嵌著一把小小的豎琴。

其實,獎狀和獎盃都沒有什麼重量,在手裡能夠輕輕墊起來。

但是,此時此刻卻能夠深深感受到手腕傳來的重量,那麼沉又那麼重,沉甸甸地壓在胸口。

恍惚之間,熙熙攘攘的思緒在腦海裡翻湧而上。

曾經,他在剪輯室裡廢寢忘食地投入短片的後期製作工作裡,就是希望能夠趕上電影節的報名截止時間,為自己的夢想開啟一扇小小的窗戶,卻沒有想到一覺醒來,時空就已經徹底變換。

然而,在不同的時空不同的世界裡,他終究還是“趕上了”電影節,並且站在這片舞臺上,見證夢想成真的時刻,那些錯雜的思緒剎那洶湧,幸福和感動就這樣錯雜交織在了一起。

喉嚨,微微有些哽咽。

深呼吸一口氣,笑容又再次綻放開來,抬起頭看著眼前這片絢爛而洶湧的人海。

“一年前,當我決定改變軌道隱藏在攝像機後面將我看到的世界展示給觀眾的時候,我擔心的不是電影成為一場災難,而是人們看不到電影只能夠看到我。”

等等,陸潛這是……

難道陸潛自己主動提起偶像歌手和“時間管理大師”的事情嗎?顯然,因為導演的個人場外爭議新聞,確實在“解除好友”進入公眾視線初期分散了注意力,也有許多觀眾處於八卦好奇的心理走進電影院。

整個電影宮都沒有意料到這番得獎感言的走向,然後全部都震驚住了,以至於陷入短暫的沉默之中。

“一年後,當我站在蔚海電影節盧米電影宮紅地毯的時候,我的擔心依舊,但現在看來,觀眾們終究還是看到了電影。”

何止是“時間管理大師”事件?

信手拈來之間,高文又再次調侃了一番蔚海電影節的熱搜事件。

從機場到撞衫,新聞熱點就不曾冷卻下來過,數不勝數的討論熙熙攘攘地持續湧動著,甚至搶走了蔚海電影節的風采,矚目焦點一直都在偏離軌道;然而,高文卻在如此場合用這樣一種方式完成自我調侃:

從始至終,他都不希望成為焦點。

他,作為導演,依舊希望自己能夠隱藏在攝像機背後,用自己的鏡頭展現眼中的世界,讓電影迴歸電影。

如此心胸,如此氣度,如此魅力,在盧米電影宮的舞臺燈光之中熠熠生輝。

“你們看到了曾遠文看到了黎文貞,看到了陳慕看到了蘇子一看到了白誠看到了林漢洲,你們看到了電影的存在,所以,我才有機會站在這裡,告訴大家:”

“請相信影像的魅力,請相信夢想的力量,然後邁開腳步,勇敢地追逐,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擁有多少潛力,除非你真正嘗試。”

掌聲,雷鳴。

有誰能夠如此坦然地面對傷痕,有誰能夠如此直接地自我調侃,又有誰能夠如此輕盈地面對爭議,並且將那些攻擊那些質疑那些負面情緒全部轉變成為成長的能量,真正地綻放出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