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起立,鼓掌,致敬。

曾遠文壓制住內心的湧動,展露出大大的笑容,沉甸甸壓在胸口的期待和忐忑終於能夠卸下重擔。

失落和遺憾,肯定是有的;但更多還是一種釋然,觸手可及卻又無法觸碰的那種患得患失著實是一種煎熬,伴隨著答案的揭曉也能夠重新坦然起來,然後……大腦一片空白,錯雜滋味就蜂擁而上。

然後,曾遠文的耳邊就傳來陸潛的聲音。

“這只是一個開始。”

曾遠文轉頭看向導演,那張俊朗的面容之上全然沒有掩飾扼腕的神色,但笑容依舊緩緩綻放開來,坦蕩蕩的姿態反而讓曾遠文的情緒跟著鬆弛下來,不自覺地,嘴角也跟著陸潛的笑容一起上揚起來。

老實說,陸潛的確是失望的。

召回作品裡,“遊客”兩位主角競爭表演獎的希望是最大的,特別是最佳男演員,因為“畫家先生”和“海獸”都是競爭更高獎項的有力候補,不是說江波的表演不夠好,而是“畫家先生”有能力爭取更好的獎項,自然而然,曾遠文登頂影帝的希望也大大增加。

最重要的是,陸潛相信曾遠文和黎文貞的表演值得肯定,在“遊客”這部作品裡,他們展現出表演的層次和力量,大部分時候都需要透過眼神、表情和肢體語言來傳達資訊,只有當演員與角色、與故事完全融會貫通,電影才能夠達到效果。

無疑,他們成功地達到了陸潛的要求。

然而,江波贏得最佳男演員,這是一個不算冷門的冷門——標誌著“畫家先生”從金豎琴爭奪戰之中退出。

如果說黎文貞對陣朱雅寧基本沒有勝算的話,陸潛一度認為曾遠文的影帝應該十拿九穩,結果卻爆出冷門。

難怪人們總是說,入圍靠實力、得獎靠運氣,全球範圍的任何一個頒獎典禮任何一個電影節都是如此,獎項,終究還是需要一點點運氣的。

陸潛對著曾遠文展露一個笑容,輕輕挑了挑眉尾,彷彿在說:期待下一次吧。

曾遠文看著安慰自己的導演,眼底流露出一抹感動。

其實,“解除好友”的主演們,或多或少都有些害怕陸潛,不敢輕易靠近導演,彷彿他身上有種不容侵犯生人勿近的光環;但經過兩部作品的合作,曾遠文卻發現,導演好像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凶神惡煞。

而且……

既然“畫家先生”和“海獸”先後爆冷打破預期,那也就意味著,“遊客”應該有機會了?

想到這裡,曾遠文就不由激動起來,滿腔期待又重新熱絡起來,一股腦地湧上心頭。

陸潛的思緒還停留在曾遠文錯失影帝的扼腕之中,然後就看到曾遠文重燃希望的亢奮,稍稍一思索也就反應了過來,然後真實感就這樣撲面而來,拉拽著心臟從半空緩緩墜落——

返回蔚海,陸潛一直認為應該是兩位演員得獎,自己作為導演,仍然還在學習還在進步,獎項應該再等等,不是妄自菲薄而是保持客觀,儘管兩世為人,儘管讚譽無數,但陸潛一直保持著清晰的頭腦:

他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優秀導演,透過自己的鏡頭與觀眾產生共鳴,真正地用影像藝術將生命延長三倍;而目前在這條道路上,他才剛剛起步,前方還有一個廣闊的神秘的瑰麗的世界在等待探索。

所以,陸潛的心態一直非常平和,反而是兩位演員因為得獎的可能性而患得患失。

但現在,伴隨著江波和朱雅寧的相繼得獎,整個局面就已經不同了——

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