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掃盲行動(第2/2頁)
章節報錯
對此,江士奇也打趣了一句。
“畢竟,今年夏天票房二十五億以上的導演也沒有幾個。”
不管如何,陸潛答應了採訪請求。
採訪本身,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江士奇的主要採訪內容根本就不是藍鯨影業,而是陸潛,準確來說是“解除好友”爆紅之後的陸潛,他想要探知看看陸潛心態、生活的變化,或多或少帶著一些八卦心理。
至於藍鯨影業?不過是切入採訪的一個由頭而已。
但陸潛怎麼可能乖乖聽話?
結果陸潛反客為主地掌握了訪談的脈絡,反而是幫助江士奇“挖掘”出了更多東西。
從“解除好友”的爆紅開始談起,而後聊起陸潛對電影的一些看法觀點,特別是一舉成名後下一部作品的困惑,繼而轉向藍鯨影業的成立,包括公司名字的來由。
江士奇成為了陸潛的傳聲筒,表達陸潛接下來希望透過藍鯨影業製作的作品,最後又簡單提起了正在籌備中的全新作品。
江士奇的好奇心也給調動起來,想要探知一下陸潛第二部作品的訊息,但陸潛守口如瓶,江士奇繞著繞著又被繞道藍鯨影業身上,問了一大堆問題也沒有得知全新作品的任何資訊。
唯一值得驚訝的就是,陸潛已經開始著手準備新作品了。
本來,江士奇想要八卦八卦陸潛的生活變化;結果,這篇採訪卻演變成為藍鯨影業核心理念的宣傳稿。
江士奇離開的時候也是雲裡霧裡,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下筆如有神地完成了採訪稿,一直到校對的時候才回過神來:
這好像不是我當初策劃稿子的原因來著,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事情是怎麼發展到這一步的?
但不管如何,這篇稿子終究還是順利發了出去,在蘭川盪漾起淺淺的漣漪。
“陸潛:我會一直唱歌。”
至此也正式宣告藍鯨影業的登場。
“娛樂週刊”的影響力無需贅言,這篇文章沒有引起軒然大波,畢竟還是缺少爆點,更像是官方公關稿,但讀者們和網友們還是得知陸潛正在籌備新作的訊息,當然還有全新電影公司的訊息。
汩汩。
汩汩。
期待感就慢慢醞釀起來了,“陸潛的第二部作品會是什麼型別呢?”
這就是陸潛答應江士奇採訪的目的,宣傳藍鯨影業,同時也開始為“突襲”的前期宣傳埋伏筆。
江士奇:我就是一個工具人?
傳聞,流光影業得知藍鯨影業成立的時候,公司上上下下有著一種烏雲壓寨的靜謐,卻沒有人敢說話,哪怕是對內幕訊息沒有任何關心的局外人也已經得知:
藍鯨影業,這是最新禁忌。
至於為什麼?
恐怕陸潛和流光影業的恩恩怨怨又要在茶水間熱鬧一番了,對此事一無所知的職員又“消滅”了一批,掃盲行動正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