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掃盲行動(第1/2頁)
章節報錯
談判到最後,紀敘悄無聲息地退居二線,主要由陸潛掌控局面;而且,收購合作也不再是一筆生意,更多是影迷和影迷之間的一種交接,同時也是電影製作者和電影製作者的一種傳承。
這就是陸潛的能力。
“……在告別橋水影業的最後,我真誠地邀請你們最後一次參與到電影製作來,用一種傳承的方式。”
“當然,如果你們願意的話,電影首映式的時候,你們可以前來現場觀看,看看這筆投資是否划算,看看橋水影業的最後一個足跡和藍鯨影業的第一個足跡,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完成交接。”
“最重要的是,看看我這位導演,是否有真材實料,還是說,靠著一張嘴皮子和一點運氣取得了一點成績?”
“不管好壞,你們最後還是用這樣的方式,為這十年畫上一個句號。”
“你們說呢?”
然後?
五千萬,正式成交,包括整個公司的製作部門、發行部門、宣傳部門、法律部門全部在內,還有橋水影業以前製作所有電影的版權,比起最初得知的價格來說,相當於七折左右。
曾經阻止橋水影業出售的價格問題,最後卻以這樣一種方式解決,可以說是命運,也可以說是緣分。
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解散公司的任何一個部門,在未來六個月時間裡,至少需要保留公司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員工,如果想要裁員或者調整部門,必須等到六個月以後——
雖然出售公司,但葉讓並不希望自己的員工馬上失業。
“陸潛,相信我,我們公司能夠運轉到現在,僅僅依靠我們兩夫妻的能力是做不到的,這些員工都是寶藏。”
“留著他們,是我的一點惻隱之心,同時也是作為前任老闆的真心推薦,至少你應該給他們一些試用期。”
於是,六個月,就這樣拍板確定了下來。
其實,即使葉讓不要求,紀敘也不準備一接手就大刀闊斧地改革,當初他們沒有選擇自己建立公司而是選擇收購,就是因為這樣更加方便,直接接手整個公司的架構和工作人員,快速進入製作電影的軌道。
接下來整整一週時間,紀敘就在忙碌奔波著,在律師事務所和會計事務所的專業幫助下,稽核合同、交接細節等等。
一直到白紙黑字簽署合同之後,陸潛正式成為一家電影公司的老闆——
關於公司法人以及收購成本的問題,包括蘇子一、白誠等等都參與了討論,最終得出了一致的結論。
由陸潛擔任公司法人,畢竟是公司門面,比起“紀敘”來說,陸潛的名字在蘭川已經具備了一定號召力。
另外,“解除好友”票房分紅之後,陸潛也成為口袋最豐厚的那個,於是,他順勢成為公司的最大股東,紀敘、蘇子一、白誠也都按照比例進行了投資,收購橋水影業之後,他們也為公司注入了第一筆啟動資金。
結果,陸潛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就成為了一位公司老闆。
從此,橋水影業正式消失,然後蘭川就多出了一家藍鯨影業。
當然,除了流光影業之外,恐怕沒有人關注這件事,畢竟,每天在蘭川成立的電影公司著實太多太多。
誰知道這些新生幼苗是否能夠堅持過一年呢?
其他公司又不是閒著沒事,時時刻刻關注著蘭川電影公司的動向,不過,記者還是注意到了。
當“娛樂週刊”記者江士奇致電陸潛,表示希望採訪一下全新電影公司情況的時候,陸潛稍稍有些意外。
“沒有想到,現在也有人開始注意我的動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