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隻手遮天(第2/2頁)
章節報錯
橋水影業。
這已經是紀敘清單之上的第七個名字。
其實,對於資深藝術電影愛好者來說,橋水影業的名字並不算陌生,至少曾經可能聽說過一次兩次,有點印象。
因為橋水影業製作發行過幾位電影大師的作品,比如林長垣的“黑夜降臨”,比如說秦叔卿的“戀愛小調”,比如說宮雲和的“月光戀人”,這些導演都是過去二十年裡贏得諸多獎項、收穫諸多認可的大師。
然而橋水影業缺少一點運氣,他們投資拍攝的這些作品,偏偏都是大師們發揮相對沒有那麼出色的作品,也就是說,引起一些矚目和喜愛,但終究沒有能夠大紅大紫,商業層面的成功就更是奢望了。
不過,橋水影業的兩位創始人是藝術電影愛好者,他們始終堅持製作發行小眾的獨立電影,始終不改初心,轉眼也已經十年過去,能夠堅持如此長時間,在蘭川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功績,並且擁有諸多得到資深影迷喜愛的電影作品。
可惜,公司一直不賺錢,並且還在陸陸續續虧錢。
忘記提了,橋水影業的兩位創始人是一對夫妻,但因為生活的困頓、現實的衝擊,再加上電影公司沒有盈利,兩夫妻漸行漸遠,最終還是走上了分道揚鑣的道路,自然而然地,橋水影業也就不再打算繼續經營。
於是,橋水影業也就出現在“出售”的名單上。
按道理來說,橋水影業就是完美契合的一個選項,但為什麼紀敘沒有羅列進入前五的選項呢?
貴。
簡單來說,就是這樣一個字。
因為老闆準備打包出售,包括公司以及所有電影版權,價格自然就稍稍高了一些,預估需要七千萬才能夠拿下。
雖然說陸潛和紀敘能夠拿出這筆錢,如果有必要的話,再加上蘇子一和白誠,但接下來拍攝製作電影,處處都要燒錢,他們著實不能隨意揮霍。
紀敘猶豫再三,還是沒有優先考慮橋水影業。
沒有想到,兜兜轉轉了一圈,還是來到了橋水影業。
創業超過十年的橋水影業,坐落在南喬區,距離大門影業也就四條街,步行就可以抵達,絕對算得上是在蘭川站穩腳跟的一員,儘管名聲不響,卻也不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的過路人。
然而,終究也還是迎來了出售的命運。
橋水影業的老闆葉讓是一位四十出頭的儒雅男子,微微染上些許灰色的兩鬢更是增添一抹成熟的氣質,看起來完全沒有商人的氣息,更像是詩人或者作家之類文藝氣息濃厚的身份,稍稍讓人有些意外。
但認真想想橋水影業一直以來的方針和風格,卻又意識到,這才是合理的。
見面寒暄自我介紹的時候,葉讓又主動開了一個小玩笑,化解氣氛,“希望導演不是專攻恐怖電影的型別,否則我想今天的談判進展可能會面臨一些難題。”
一點點打趣,成功讓陸潛開心地笑了起來。
然後,兩個人也沒有直接進入主題討論收購的事宜,反而是閒聊起電影來,比如葉讓當初喜歡電影的原因,再比如葉讓和那些電影大師們合作的經歷。
與其說是商業會面,不如說是影迷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