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在八大院線上映,自然而然就沒有這項分數;如果抽樣調查沒有超過一萬份,同樣也沒有分數。

簡單粗暴一些,可以這樣理解,藝術電影大部分都沒有影院評分,而商業電影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優秀的影院評分。

綜上,媒體綜評、美味佳餚,代表媒體觀點,前者專業後者大眾;青竹評分、影院評分,代表觀眾觀點,前者專業後者大眾,至少,相對而言的趨勢是如此。

此時,紀敘就正在閱讀媒體綜評。

相較於大眾的反饋,作為製片人還是更加期待專業意見,當電影登陸超脫院線之後,媒體綜評終於開分了。

“阿潛,阿潛,你聽這篇來自’電影評論’雜誌的評論。”

“九十分!”

“天才之作!這才是我們期待著暑期檔在大螢幕看到的作品!”

“哈哈哈,’電影評論’說你是天才,天才!”

紀敘開懷大笑起來,因為太開心,眼睛眯成一條細細的長縫,就好像偷笑的狐狸一般。

連帶著,陸潛的心情也跟著明亮起來,輕輕抬了抬下頜,口是心非地說道。

“你是不是故意挑選讚揚的評論?也應該看看批評的。”

看著陸潛傲嬌的模樣,紀敘的笑容頓時就開了花,卻難得地沒有打趣陸潛,因為他完全能夠理解陸潛的心情。

“相信我,專業媒體都能夠看出門道的,他們都知道你在製造沉浸感的時候花費了多少心思,看看媒體綜評就知道了。”

“七十九分!”

“現在已經統計了二十九家媒體,平均分依舊有七十九分!”

“阿潛!阿潛!驚悚恐怖電影已經多久沒有出現如此高分了?哈哈哈!”

分數,不會說謊。

對於驚悚/恐怖電影來說,好評確實非常非常困難,無論是媒體還是觀眾都是如此,特別是大家都已經習慣套路之後,也就越發挑剔起來——

專業媒體更是一個個心狠手辣,吐槽和批評從來都不會手軟,媒體綜評不及格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如果一部驚悚電影的媒體綜評及格了,這就已經達到了新聞大肆報道的程度,美名其曰“值得一看”。

這就是當前電影產業的殘酷現實。

現在,“解除好友”媒體綜評開分,一鼓作氣就衝到了七十九分,即使伴隨著收錄評分的數量慢慢增加,平均分應該還會降低,但如此表現已經堪稱駭人,完全配得上“暑期檔最大黑馬”的稱號。

甚至於,全球範圍最頂尖最權威媒體之一的“蘭川時報”給出了這樣的評價,“今年夏天最值得觀看的作品”。

也難怪紀敘如此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