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木斧(第2/2頁)
章節報錯
木斧加持的屬性是有前提的,只有充當主手武器時才能發揮效果,在遊戲裡副手拿除了盾牌以外的武器都無法運用,在現實裡雖然可以用但也沒有觸發裝備的屬性效果。
左右手交替持斧揮舞了一下,很明顯就能感覺出其中巨大的差異,用右手揮砍時力量彷彿憑空多了一半還多,估摸著剛好是七成左右,因此大機率這攻擊傷害是按比例增幅的,每一點都能在他用右手劈砍時增強百分之十的力道。
但是這整整七成的力道增強並不是沒有代價,因為相對於左手持斧,以右手持斧劈砍時它明顯感覺更加吃力了許多,力量更強了,但連續揮砍的頻率也明顯變小了。
很顯然,這就是所謂的攻擊速度影響。
斧頭的0.8攻速不僅沒有給他帶來增強反而造成了削弱,以遊戲裡斧頭0.8長劍1.6的攻速來看,很可能這個攻速屬性是以1作為他的原本的‘攻速’,也就是現在左手拿斧頭劈砍的時候,雖然沒有殺傷力增幅但也不造成額外影響。
而在一這個標準速度的基礎上,武器攻速低於一就是對他原本攻速進行削弱,因為更費力所以需要蓄力、發力、爆發、回氣等過程,連續攻擊的間隙自然就更長了,至於超過一的攻速,暫時沒嘗試過,不過史蒂夫猜測應該就是相反的加快增強。
“按比例增強力量也因蓄力影響速度,沒想到MC竟然還講起邏輯來了。”
史蒂夫有些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吐槽。
MC有很多荒誕的設定甚至是BUG,這些被玩家們戲謔的美名其曰‘特性’,沒想到等親身體驗之時竟然在荒誕中有著那麼點合理性。
或者說,那些看似荒誕的設定來到現實中後本身就是在透過合理的規則實現的?
徒手敲碎一立方米的方塊靠的是力量的累積爆發,武器攻擊帶來的增幅是蓄力與爆發力,原木分解成四個同體積的木板是質量密度上的變化,金蘋果能回血是因為橡樹蘋果本身就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哪怕站在現代人的角度,這些似乎也不是那麼難以理解。
就算不是這樣,也可能是類似的原理與偉力?
史蒂夫突然對自己這‘金手指’莫名的有些改觀,同時內心也升起更多更瘋狂的疑問。
如果一切都是‘合理’的,那合成空間是什麼?只是相當於免除工具與加工過程的物質塑形加工?還是分子原子層面的重構?亦或者是奇幻傳說裡的鍊金術?
這個MC系統會不會刷怪?會不會刷出遊戲裡的礦物?
如果會,到底是憑空造物創造生命,還是將已存在的生命礦物進行轉換改造?又或者利用現有物質元素從微觀層面再構重塑?
如果自己弄明白了這些甚至掌握了這些,那麼自己會達到什麼程度?
創造模式下所有方塊與物品無限的遊戲人物史蒂夫?
還是徹底脫離MC樊籠,不再拘泥於其規則與限制的神?任意創造一切的造物主?
這似乎只在於他的選擇。
只要能掌控這個系統,他未來或許就能成為創造模式下的史蒂夫,哪怕依據它的功能與規則獲取各種方塊與物品也足以讓他堪比神明。
而瞭解它、學習它,掌握它,洞悉一切背後的原理,或許就能徹底脫離桎梏,成為真正超脫於它、不必假借外物的真正造物主。
“再強的天賦也只是外物,甚至會因為過度依賴與習慣成為枷鎖,觀察與學習,洞悉其背後的本質與知識才是真理。”
狂想中隱隱有所明悟,史蒂夫腦海中不知為何再次迴盪起面癱巫師之前警告眾人時的場景。
儘管仍舊未入其門,可他卻莫名的有些領會到面癱巫師、又或者是整個巫師群體奉行的一些理念了。
所謂天賦,生而具備,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面癱巫師對其不屑一顧。
正如哈勒布魯,自詡天賦戰力強大,內心傲慢膨脹帶來的結果就是死於一株不起眼的灌木毒果,死得默默無聞。
面癱巫師所言的觀察與駕馭自然他也是深有體會。
就比如那些堅果,只要發現松鼠在吃必然就能知道無毒,他們也大機率能進行食用,而哈勒布魯若是在進食前仔細觀察那些灌木果子,或許就能發現上面完全沒有其餘果實那樣被蟲子與齧齒動物啃食的痕跡,再多一點警惕心理也許就能免於身亡。
而且觀察、學習、駕馭,這又何止是在提點他們在這島嶼叢林的生存之道,萬事萬物相生相剋自有其本質,存在即為合理,觀察與學習放在任何時候都永不過時,這更像是面癱巫師乃至整個巫師群體奉行之道。
“看樣子所謂的巫師也並不是想象中那樣神神叨叨的唸咒施法亂燉毒蘑菇爛鞋跟,反而更像學者乃至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