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必控的地利(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也是曾雲風為什麼要控制西域的原因之一,從中原路途不便,補給線繞了一個大圈子,可是說是要走完現今半個NMG地圖和再加上半個蒙古地圖,補給線長到令人崩潰。
可是從西域準格爾盆地卻可以越過阿爾泰山脈直奔大湖盆地,配合燕山出擊的軍隊就可以形成兩面夾擊之勢。
到時候就可以真真正正的統治這片草原,讓草原人無路可走。
當然如果蒙古人真的下得了決心往北路走,曾雲風也就決定放他們一馬,到時候就看老天爺能不能讓他們活下去了,越往北天氣越冷,曾雲風可不會損兵折將往北處打。
在那些地方基本已經超過溫帶地區,年降水量也很低,基本無法形成大規模的遊牧群,甚至有些地方都已經涉及到北極圈內,天氣是異常寒冷,進入到北極圈內的地方更是有極晝和極夜,一般人去那裡生活,純粹就是自己找死。
當前這個時代,森林、山川、河流、海洋可並不像後世人感覺的那麼美好。
不管是森林也好,河流也好,還是山川也好,對人類來說大多區域還是屬於蠻荒之地,甚至未曾開闢過的地方。
南方雨林有很多的螞蟥蚊蟲肆虐,山中更有野獸橫行,李白之所以做蜀道難其中未嘗沒有親身經歷這樣的痛苦。
只不過因為宋室南遷,江南地區得以開發,所以這江南地區才慢慢地適宜人生存,可是當前這個時代,往北去那些地方根本就是沒開發的地域,想要在那裡開出一片地來,要花很大的代價。
明王朝之所以滅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邊境安寧沒有解決。
很多中原王朝的滅亡都和邊境安寧有著莫大的關係,外因和內因加在一起,有很大的可能把整個國家都給搞癱瘓了。
長城是需要修的,尤其是在當前這個時候,即使發展到一定時間段可以抵抗草原人的入侵,可是卻無法抵抗每一個點,因為邊境戰線實在太長了。
曾雲風朝著地圖看去,眼光分別落在幾個點上。
第一河西走廊,第二,河套平原旁的賀蘭山、狼山,陰山以及燕山。
黃河百害,唯富河套,從賀蘭山,狼山、陰山、大青山幾個山脈圍著黃河形成了幾個小平原,而這幾個平原,卻是成為了草原民族養馬的牧場。
一旦被草原民族控制著這裡,後果也很糟糕,一旦草原民族控制了這裡,對於中原王朝來說就是巨大的威脅。
當年西夏控制了賀蘭山,便在那裡建立了西夏政權,而陰山地區向東一點點就是現如今的大同和張家口。
而在大同和張家口北邊也有兩個小型的平原,同樣適合放牧,這對整個中原地區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同樣黃河再往上游是河西走廊,控制了這裡,便是扼住了西域與中原的通道和咽喉,這裡太過重要,也太過艱難。
幾個河套平原又是幾個孤立的地方,中間不是沙漠戈壁就是荒漠很難聯絡起來,這也導致了中原民族很難長時間的控制這塊地域。
求推薦收藏打賞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