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雲風點頭說道:“這些馬也多配一些,然後將他們編練做大炮的挽馬玩用來拉炮應該是不錯!”

陳永亮的眼神一亮,隨即說道:“舵主所思所慮,高瞻遠矚。”

曾雲風搖了搖頭,不是他高瞻遠矚,而是這些人根本就沒往這方面想,寧願讓這些士兵拖著車,甚至推著炮前進,也不願意去考慮更換馱行的工具。

西方馬高大,甚至有些馬身形高到兩米,體格健壯,用來做挽馬再合適不過。

同樣用來拖炮車,他們的力氣可比這些蒙古馬要強得多了,六千斤的炮,讓這位留手的6000斤的炮加上炮車就快上萬斤了。

馱大炮費勁的不得了,雖然火炮攻城無往不利,可是軍隊運輸相當困難。

當前這個世界,很多東西都卡在了一個問題上,那就是運力。

因為運力的原因,往北方運糧會扣費大量銀錢,路上所產生的糧食損耗是難以估計的,尤其是從陸地進行運輸,如果再加上翻山越嶺的話,真的一斤糧食都難以讓大都崩潰。

基本上都快要耗掉近兩斤糧食,中間還有官服馬刺各種吃,各種橋耗費的糧草無數。

孫悟空又接著倒“:“大運河疏通怎麼樣?陳永亮頓時又沒聲音了。

樓主,大雨和因黃河原因,很多地方都語塞了很久了。想要短期疏通沒?更何況,曾雲風制止了他,直接說道:“那就儘快疏通,多數士兵的後勤完全靠漕糧和海貿,必須要及時供給!”

補給線一再拉長,給了大元朝廷機會,萬一被劫了糧道,前去圍攻大都這些部隊可是處境堪憂,曾雲風可沒有那麼多糧食。

這個原因也是為什麼大明朝廷很多文官不支援朱棣反覆征伐蒙古的重要原因。

因為每一次攻打蒙古都要攜帶大量的糧草,大量的糧草從南運到北,所花費的時間、物力、人力都是難以想象的。

五徵蒙古說得好聽,可是耗費了多少錢糧沒人能計算的出來,單單是耗費的民夫民力都已經數之不清。

而且朱棣帶軍十幾萬,大軍在草原走的都是陸路,這運糧純粹就是一個苦差事,運不到要殺頭,運得到累死人。

這運力問題也是為什麼中原朝廷的疆域止步於此的重要原因,單靠步兵進行征伐或者說以步兵為主力所需的糧草是非常高的。

同樣的若是可以就食於敵,以騎兵為主,他們所得施展的空間就要大得多了,這也是為什麼大元朝廷的疆域能夠拓展的那麼寬的原因之一。

相對應的成吉思汗已經解決了大元朝廷對外征伐的供應補給問題,他們是一邊放牧,一邊打,可以說是打到哪兒家就在哪裡,蒙古人相對應的糧草運輸就沒想象中的那麼緊張。

可是如果是大規模的步兵以及軍團,這帶來的問題就很嚴重了,從這個角度出發,曾雲風希望鄭州水軍能夠有所建樹,在遼東以及遼西之地能夠有所建功,這樣對於圍攻大都相對會減少很多負擔,這樣不光是海糧的運輸,同樣可以牽制敵人,這樣正面戰場上部隊少很多,這樣糧草壓力也會小很多。

求推薦收藏打賞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