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組建吳王府(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曾雲風巡視了一圈之後,發現義軍所在之地還是欣欣向榮的,最起碼比原先要強很多。
同樣,老百姓的日子也比原先好過,最起碼有了田產,當然相比於大元朝廷的官吏盤剝現如今的老百姓已經是很鬆快了,加上這幾年各地豐收, 常平倉裡已經堆積了很多的糧草,義軍的糧食儲備已經完成,這也算是老天爺給面子,這幾年沒有大規模的對江南進行大大災大旱大澇,否則想要短時間內積蓄這麼多糧草,可真是不容易。
而義軍部隊現如今的裝備基本都已經換裝完了,對於部隊換裝,曾雲風是格外的重視, 單單服裝就可以讓一個部隊計程車氣提升,同樣可以打擊對方計程車氣,一個統一的服裝表明它們是一個整體,會讓士兵有歸屬感,而接下來曾雲風所要做的事情便是要立國。
當前的義軍雖然捏合成一體,但是並沒有成立一個系統,現如今他回來便是要將他們捏成一個拳頭,不管是朱元璋也好,張士誠也罷,也不管他們心中到底是不是真的願意,曾雲風都要強制將他們捏起來,捏在一起,然後逐步裁汰。
當前最緊要的事情,便是立國,仍然以丐幫這個頭銜是得不到廣大讀書人的認可的。
就目前而言的進度,曾雲風並不是太滿意, 軍隊之中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數都數不過來。
曾雲風其實也在等,在等小癩子的好訊息。
官員治理地方很多仍然是延續了元朝的統治,那些貪官汙吏雖然被整治下去一批, 但是接下來又會有一批出現。
曾雲風知道如果沒辦法建立自己的官吏培養系統,絕對會受制於人,甚至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這種影響會讓整個體制完全腐敗。
大明朝建立初期,為什麼朱元璋對那些文官嗤之以鼻,甚至廢除科舉,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這其中亂七八糟的因素糾結在一起,像一團麻繩,怎麼扯也扯不開。
大多數現今的讀書人好多並不是所謂的忠臣義士之後,而是所謂的投降派,這些投降派雖然很多人學了詩書,家裡也很有知識,藏書也不少,可是這些人骨子裡的軟弱妥協曾雲風是非常不認可的。
因為這些人很多都是牆頭草,他們能跟曾雲風打順風仗,享富貴,可是沒辦法共患難,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捅他一刀。
當前丐幫義軍整個政治體制是非常亂的, 一方面任用丐幫義軍之中的人作為當地的治理官員,另一方面又任用投降過來的這些人作為治理官員,好多讀書人也並不是軟骨頭,甚至有些響應丐幫驅除韃虜、恢復中原的旗號,投效過來的。
曾雲風也不能完全不任用這些人,這樣只會打擊讀書人的信心,可是同樣的,在各地大族之中,這些人就是既得利益者。
讓他們平均地權、清賬田畝,無疑損害了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這是天然的矛盾,曾雲風也沒辦法緩解。
要麼就分田地將這些人全部區別開來,要麼就只能一邊用一邊培養新的人才來替代他們。
而當前小癩子所做的事情便是如此,地方治理對於曾雲風而言他並不指望每個地方都天下大治,他現在需要的是將各個地方稅務收上來,讓老百姓有飯吃,同樣可以為他出更多的兵卒。
至於其他的什麼地方吏治清明,道德淪喪,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他一概暫時不考慮。
大亂之世要有重典,其他的法律規範再多的東西對於現在的戰時經濟而言都不是什麼好政策,只會越搞越亂,越搞越複雜。
當前的政策只圍繞在三個方面,第一整軍備戰,第二廣泛積累糧草,第三恢復當地經濟民生。
但凡跟這三個相沖突的,曾雲風一概要進行取締,甚至停止,或者說採用激烈的手段進行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