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方之中這些人有一定的話語權,畢竟底下的兵跟你去打仗都是提著腦袋上戰場,如果你不是有領兵家室的淵源,應該沒有哪一個陌生士兵能夠放心跟著你。

隨便舉個例子,比如你是狄青將軍家人的後人,這些士兵只要一聽你的名號就知道你打仗應該會有兩把刷子,士氣就還可以,最起碼士兵會初步信任你。

可若是你如果是一個無名之輩,除非你打仗這些兄弟都看在眼裡,靠戰績建立起了名號,才會有人真正敢跟著你,要不然一旦局勢不利或者戰事陷入僵局,一定會有很多逃兵而且士氣會很低落。

並且現在大宋朝還喜歡調防,而且非常普遍,這是大宋朝冗費的原因之一。

這造成有很多地方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尤其如果將軍帶的還不是大宋禁軍,而是一些雜牌兒軍,那十有八九打仗的時候就會有大批逃兵。

再加上這些雜牌兒軍很多很多都是當地起義造反的老百姓,當初是餓的不行才來軍中來當兵的,可想他們的軍事素質能高到哪裡去。

他們就是一群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而已,他們當初出來造反就是因為沒飯吃要餓死,要是現在跟你打仗有可能丟命,他們也會選擇跑的。

大宋的軍隊分為禁軍廂兵以及鄉兵。

禁軍其中真正有戰鬥力的而且是精銳中精銳也就禁軍中的上軍,通稱為上四軍,為捧日,天武,龍衛,神衛。

這四個軍中只有捧日和天武兩軍不用移防,其他的軍隊全部都要進行更戍移屯。

也就是現在部隊說的調防,掌管這些軍隊的在宋朝被叫做三衙,其實就是殿前都指揮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司,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總稱三衙。

現在曾雲風的女婿顧廷燁就是在殿前都指揮司擔任殿前副都指揮使,所以朝廷也有人說他是朝廷新貴天子近臣,就是因為他手裡掌管的是精銳部隊。

在三衙之中,任職的將領被稱為“管軍”,他們是大宋禁軍中最高階別的將領,位置大概在十一個左右。

宋朝的軍隊編制是以軍,廂,軍,指揮,都,這些級別進行設定的,除了禁軍中的精銳中的精銳,其他基本上是按照這個編制。

一個都大概100名官兵,設一個都頭,五個都組成一個指揮營,設一個指揮。兵力為500人。

五個指揮組成一個小軍團,兵力為2500人。

十個小軍團組成一個廂,兵力為25000人。

兩個廂組成一個大軍,總兵力為五萬人。

宋朝的禁軍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中級軍以及下級軍基本上也用了這個編制,但是上級軍也就是上四軍基本上都是寧缺毋濫,編制基本上沒有滿編過。

所以說,現在大宋著真正非常有戰鬥力的兵力也就10萬不到,其他非禁軍的人就是跟在後面打打順風仗,壯壯聲勢和打掃戰場以及運送物資而已,真正打起仗來,要讓其他軍隊衝鋒在前啃硬骨頭不太現實。

其他剩下的大宋禁軍基本上守城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想進攻的話,估計就有點吃力。

求推薦收藏打賞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