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宋朝大禮議(第1/2頁)
章節報錯
畢竟這些廂兵和鄉兵都是禁軍軍挑剩下的,禁軍執行的是募兵和廂兵挑選兩個都有。
現在禁軍之中的上四軍還是很有戰鬥力的,可是如果到了北宋末期,基本上上四軍就會被這些武勳勳爵人家完全掏空,跟大清朝的這些所謂的滿族遺老差不多,都是遛貓逗狗之輩。
這也是為什麼關老爺子的說,他們手裡用的這些古董都是玩意兒,因為那個時候玩兒這些東西就是不務正業,整天提個鳥籠子到街上去溜圈兒,然後賞玩這些東西,其實就是不務正業。
現在這些目前的勳爵人家的這些公子哥兒,一天到晚兒想的不是怎麼去打仗,有些上進心的都準備去考功名了,差一點兒的就準備混日子,沒有人希望去邊境作戰。
大宋到北宋末期真正有實力的軍隊是西軍,一個原因也是現在的大宋朝拿這些將領不當人用,其中一個著名的人物就是大將狄青。
他最後的下場可謂是十分的淒涼,也讓軍隊中的這些士兵人心生忌憚,不願意輕易賣命,而所謂的榮譽感在他們心裡一文不值。
他們上戰場,所求就是能夠掙足功勞和保命,連大將狄青都被稱面涅將軍,最後落得悽慘收場。
顧廷燁的老爹也說要脫掉兵擼子的身份。
顧廷燁剛開始的時候也是準備考功名的,可是被仁宗刷掉了。
為什麼當時仁宗皇帝把顧廷燁他的名字拿掉,估計其中一個原因也是想讓這些人幹一點兒正事,不要老想著往文官的集團中鑽,老老實實帶兵打仗。
勳爵人家平常這些子弟可以躺在功勞簿上吃飯,可關鍵時刻要像西周的那些各地諸侯一樣要站出來為周天子打仗。
可是現今在這些在軍隊中帶兵的人,手底下這些兵員素質參差不齊,有些都是些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或者是犯人出身。
這自然也整體拉低了軍隊在於整個全國各地人民心中的地位,所謂的榮譽感也就無從提起,打仗怎麼硬的起來?
估計就算是打贏了也不會給,如果已經是犯人的身份了,立了功之後士兵,臉上的刺青還在,怎麼能擺脫掉原來的過往,狄青就是一個十分明顯的例子,即使是他自己不想改。
而且宋朝也不像唐朝那樣胸懷大度,有著極為廣闊的心胸,即使胡人都可以任用,宋朝本來就是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對於武將忌憚非常。
宋朝沒有那麼好的心胸,這些軍隊之中能被朝廷略微信任的也就是這些開國的侯,開國的伯爵,開國國公的後人,可這些後人慢慢地就掉進了奢靡的生活中,一代不如一代,怎麼不讓人憂心。
澶淵之盟時宋真宗聽說要去跟遼國打仗,好幾次都想跑,是寇準硬壓著他去親征,宋真宗是沒辦法。
從作戰來講,冷兵器時代其實要比熱兵器要殘忍,兩軍碰撞的時候,你能看見你的刀劍或者槍插進敵人的胸膛,劃過敵人的喉嚨,斬斷敵人的肢體,鮮血就在你面前像是花朵般綻放。
中很多都描寫血噴的一丈多高,實際始終沒有那麼厲害,可殺人尤其是斬到大動脈的時候,確實會飆血的,這個視覺過程好比看電鋸驚魂。
同樣的,還要比他更加厲害好幾倍,騎兵衝鋒的時候,見過馬匹踩死人嗎?那你見過馬匹把人踩成肉末嗎?
上萬匹馬從人體身上踏過去,從敵人身上踏過去的時候,你能想象那是什麼概念嗎?
身體上的各個器官全都被碾成一點一點,加上各個朝代的各種冷兵器的重型武器,如大型床弩,大型的投石車,那種東西招呼到人的身上的時候,那種場面,足以讓人們知道,戰爭是何等的殘酷。
所以岳飛,嶽武穆也說,上得了場,拿得了槍,嘴裡有唾,就是好兵,面對這樣殘酷的場面,若是一個農民或者對於一個剛剛涉世未深或者說還年輕的孩子來說這是他們從未經歷過的災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