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邊境的安寧(第1/2頁)
章節報錯
好水川戰場之上,宋軍正在收拾殘局。
“盛大人,多虧了你,要不然這一仗我就要全軍覆沒了,慚愧啊!險些愧對韓副使重託!”任福面有愧色。
“任福將軍哪裡話,這場仗沒有將軍身先士卒,也贏不了,固原的渭州援軍已到,要抓緊合圍,我也要抓緊趕回靈州,否則靈州丟失,那我可就萬死莫贖了!”曾雲風道。
“那我就不送了,慢走!”
“回見!”曾雲風揚鞭出發。
看著曾雲風的背影任福感嘆了一句“這些文人真是不得了!”
接下來這段時間,曾雲風回到靈州帶領民眾軍隊反過來去劫掠對面的的西夏人,反倒是搶東西比種莊稼要來得快,而且來得猛。
這個地方的西夏党項都被這個靈武縣的人打怕了,這靈武縣的人作戰水準也越來越高,到後來的半年的時間中,都是曾雲風反過來帶著他們去搶西夏人的東西。
反正種莊稼種一年,其實也種不出來什麼鬼,反倒是搶劫,搶來的倒是更多,而且有些時候還能抓回來很多女人,滿足了這個縣的小夥子的旺盛的結婚需求,反正這裡曾經有搶婚的習俗也就沒所謂了。(這是人話嗎!)
也是因為兩個國家在打仗,北宋官員暫時也管不到這裡,這兒也很少有宋朝官員敢跑到這裡來。
也只有曾雲風這個神經病跑出去了還跑回來,靈州這裡一天到晚都有騎兵過境。
這兩年多時間,曾雲風把黃河流域的這些党項族人禍害的不輕,大仗不打,就是頻繁劫掠西夏人的糧道,搶東西,他巴不得西夏人來攻打他,到時候他就要升官了,他說要把靈武縣修的固若金湯可不是說著玩。
曾雲風也搶了很多錢,這些錢反正都是戰利品,不要白不要,大部分還都賞賜給了手底下的這些農民兵。
李元昊自從好水川退去之後,很長時間都沒有再次捲土重來,顯然元氣大傷。
宋軍的范仲淹韓琦等人將戰線一度前推,攻守完全易勢。
一共將近持續三年多的戰爭終於結束,宋朝也預設了西夏脫離宋朝管轄,西夏也重新低頭再也不提稱帝的事情。
大宋也收回了原先給西夏的鹽州、宥州、夏州、石州、銀州,可是也預設了西夏的行為,同時恢復了榷場,也沒有了歷史上什麼歲賜。
而曾雲風的很多戰績,被邊境的這些將領有些歸為己有,即使有些噁心,可是是曾雲風拿這些戰功跟這些將領換了很多武器武裝靈武縣,他也不虧,畢竟自己這個文官要戰功也不太用的上。
只要守住靈武縣他就是大功一件。
自己是個文官,而這些邊境的很多將領也認可了曾雲風的存在,認為他是一個能和武將合得來的文官,也能說得上話。
曾雲風的存在也很快被汴京城的一些高官貴族知道了。
而現在靈武縣的人所能夠得到的地域基本上是保持在靈州川向西到零波山一帶。
這些個地方是曾雲風兵士以及所傳武藝人員流傳最多的地方,黃河輕易又過不去。
曾雲風教的這些東西很快也在這些地方流傳開來,在這些地方,幾乎形成了人人習武,人人可騎馬開弓射箭的習俗和風氣,好勇鬥狠。
可以說這裡被曾雲風刻意培養的民風彪悍,可能是由於自己的老母親和老丈人在開封府汴梁的運作,他在戰爭結束之後很快調離了靈州,調到了富庶的地方揚州做官,他也因為考績的緣故也從靈州這裡升任揚州通判。
這個官位十有八九是朝中的老岳父運作的,江南之地哪裡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去的,朝中沒點關係想要放個肥差,哪有那麼容易。
曾雲風其實是不想做官的,尤其是在宋朝這個時代,做官簡直憋屈的要死。
宋朝號稱士大夫的天堂,可是也避免不了士大夫受委屈的事情,而且這個朝代很窩囊,做他們的文官更窩囊,此次西夏戰爭期間,遼國坐地起價慶曆增幣,想想曾雲風都覺得窩囊。
打了勝仗還要漲歲幣,真是沒話說。
一般來說,比如說這些士大夫寫的詩詞就能看得出來,他們現在已經沒有了唐朝的時候那種豪邁的氣質,也寫不出來那種氣質,只能寫一些婉約的。
現在宋朝的詩詞就是婉約派的為主,你不要以為蘇東坡的那首詞赤壁懷古是豪放派,其實寫到最後也是婉約派。
“早生華髮,一樽還酹江月。”寫著寫著就豪邁不下去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周邊的幾個國家每一個都很難完全打贏,放在誰身上誰都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