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至於,他們都太宗皇帝多少年了,三千營和五軍營部分在趙王和漢王手裡,神機營和部分三千營五軍營在皇上手裡,三大營不是父子,也大多是兄弟,怎麼可能隨便打起來。”曾雲風端著茶碗搖搖頭說。

“楊閣老,我倒是擔心山東官員有些意志不堅定投了漢王和趙王,到時候就不好收拾了!”曾雲風喝了口茶對著楊士奇說道。

“說的對,我寫封信讓山東的官員注意,別一腳踩在水溝裡爬不起來。”楊士奇點點頭說道。

“此次也趁機看看哪些藩王還有不臣之心,也一併處理。”楊榮颳了刮茶碗寒氣畢露地說道。

“太宗皇帝在時也已經削弱了眾多藩王,這倒不必太憂心,寧王一支要特別注意,當年就屬寧王勢力最強,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些個藩王雖沒了兵權,但是不能不防他們把國庫掏空了,現在國庫年年吃緊,楊閣老也要早做打算啊。”曾雲風說完,楊榮也點點頭。

“這個事情,我已經奏過皇上了,但是也沒有好主意啊,諸位還有集思廣益,這說不好才是大明的百年之患哪。”楊士奇愁眉不展道。

“此次叛亂漢王趙王肯定會打出清君側的旗號,估計我等眾人都要受罪嘍!”楊榮吹了吹茶好似無意地笑笑說道。

“不用擔心,如果真的這樣我自請去漢王趙王帳中,給他們來個釜底抽薪。”楊士奇眼神眯了眯說道。

“哎,你這是不是有些太冒險了!”楊浦擔憂地說。

“為了江山百姓,不空耗國力,冒點險,值得,你們以為你們逃得掉,到時一個一個連降幾級。”楊士奇說著居然捋著鬍子調侃著哈哈笑了起來。

眾人也跟著哈哈笑了起來,此時文臣的風骨是明朝後期不能比的,為了江山百姓這些文臣的生死榮辱都可以置之度外。

光是這三楊就是一群老狐狸,正史之中要是土木堡之變三楊還在,估計不會發生,但是這個世界就難說了。

太子朱瞻基現在根本沒有做好準備,太子朱瞻基總以為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事實情況是,沒有一件事在他的掌控之中,都是在他的父親朱高熾的掌控之中。

現在的事情就是等漢王和趙王打出他們的旗幟,到時候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收拾他們。

皇帝朱高熾在這一點上做的理所應當,名正言順,國家的軍隊精銳看似雖然在漢王和趙王的手裡,但是民心人心乃至軍心都在皇帝朱高熾這邊。

這位皇帝朱高熾一忍再忍,漢王以及趙王打出清君側的旗號將於謙,楊士奇,陳言卿等人全部列入奸賊的行列。

楊士奇自請到漢王和趙王的軍營中任其處置,漢王震驚的都麻爪了。

“老三,你說老大是不是昏聵了,楊士奇,內閣首輔都給送過來了,還有人替他賣命嗎!”漢王高興地說道。

“姥姥!高興個屁,楊士奇你敢殺嗎,殺了皇帝你還做不做。”趙王沒好氣地說道。

“清君側,清個屁,人家都不要你清,全給你清完了,楊士奇都給你送過來了,其他幾個大臣全部貶官,連他媽陳言卿都趕到南京養老了,咱們他媽反還造不造了,繼續打那就是篡權,不打了,手底下這些大將能把咱活吃了。”趙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氣呼呼地道。

漢王反應了半天才回過神來“他姥姥的,這老大真他媽陰哪!心眼都放在兄弟身上了。”

“他姥姥也是你姥姥!”趙王沒好氣地說道。

求推薦收藏打賞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