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王朝的動亂(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高熾將漢王趙王打出清君側的檄文中所有涉及的人員全部貶官,包括曾雲風。
曾雲風被貶去南京做了兵部侍郎,南京現在就是個養老的地方。
京城都察院右都御史陳言卿的府邸正房。
“夫君,聽說你被貶官了!”方嫣然邊給坐著的曾雲風脫靴子邊說道。
“你不懂,是升官了,這才多久,江南七省衛所廢馳,敗壞不堪,我是去重整衛所,恢復軍制,給太子撐腰。”曾雲風低頭看著方嫣然的臉說道。
“我要跟你去南京嗎?”方嫣然邊問邊給曾雲風換上舒適的鞋子。
“不用,山東地界不太平,雖然漢王趙王大軍在原地沒有動彈,但是山東地界這些個牛鬼蛇神都跳出來了,你還是不要跟去了,京城有神機營守護無可撼動,安全得很,你就待在這裡。”曾雲風站起來脫下烏紗帽把手伸進水盆裡面說道。
“哦,對了,謹英和謹蘊他們的功課隔個三天,送一份夾在書信裡面寄到南京給我,現在他們的功課不能荒廢,我不在你也盯著點,別讓他們玩野了。”曾雲風接過方嫣然遞的帕巾擦著手說道。
“好,我知道,吃飯吧,我都熱了好幾遍了!”方嫣然倒著酒說道。
京城紫禁城皇帝寢殿父子之間劍拔弩張。
“爹,你您幹什麼,楊士奇您送給二叔,陳言卿,楊榮,楊浦,于謙全部貶官,您是要投降嗎,我絕不答應投降,爺爺要是在九泉之下,知道國家要分裂,估計要從棺材爬出來。”朱瞻基壓抑著情緒說道。
“看來你是心思已定了,宣旨吧!”皇帝朱高熾閉著眼睛說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細查微末,皇太子朱瞻基,不顧親族,不體聖意,一味求戰,輕狂任性,著皇太子即刻啟程赴南京讀書養性,不奉旨意,不得回朝,以示懲戒,欽此!”一位內官念完旨意,朱瞻基直接攤在了地上。
皇帝朱高熾隨即將他的兒子朱瞻基貶到南京讀書,這是重耳在外而安,洪熙皇帝深思遠慮把自己至於險地,兒子送出去,也是對手下的三大營沒什麼信心,防止出現意外。
從整個洪熙元年開始,漢王和趙王一直在造反,但是造反造了半天,連山東地界都沒有走出去,他們聯絡的各個地方藩王也沒有一個敢明確支援他們,藩王也不是傻子。
皇帝朱高熾真的是一個權謀用到極高的一個人,他知道現在漢王和趙王手裡的兵馬要比自己手裡的兵馬要強得多,他們原來是永樂皇帝手下御前三營的人馬。
這次平叛攻心為上攻城為下,雖然漢王趙王一直叫囂,甚至跟皇帝朱高熾說要他的京城,即使朱高熾沒派一兵一卒,但是戰爭已經開始了,但是漢王和趙王無所覺罷了。
皇帝把太子也貶到南京去,就是為了安撫江南七省,到時候要兵有兵,要錢有錢,南北夾擊,卡在山東的漢王和趙王,到時候根本不可能堅持的住。
但是為了不損耗大明的國力,現在就是把漢王和趙王照卡在山東中間,不讓他們前進,也不讓他們後退。
太子朱瞻基沒有看到他父親洪熙皇帝朱高熾的深謀遠慮,只想要打打殺殺。
曾雲風十分能夠理解為什麼這位皇帝朱高熾把自己貶到南京當兵部侍郎,自己到南京可不是和這位太子爺一樣到這裡來修身養性的,他來這裡是統御江南七省人馬,整合隊伍,做好最壞的打算。
而且這幾年江南七省也因為一直永樂皇帝在外征戰,他們的軍備也十分的鬆弛,曾雲風這次來就是要給他們擰一擰發條,防止真的後面打起仗來,他們都走不動路。
南京城陳言卿的老宅。
“吳海圖你埋在江南這麼多年,今日,我要啟用你,從今開始,你就用你的本名姚鋒,給我深深地紮在東南大地,把這些世族大家都給我盯住了,江南七省在北方沒有平定之前,是重中之重,避著點錦衣衛和東廠的探子,小心行事!”曾雲風看著眼前的故人說道。
“家主,放心,我的命是你給的,一定辦好差事!”吳海圖毫不遲疑地說。
“錯,你的命是你自己的,還要繁衍生息綿延子嗣,我要的是江南無恙,其他的我什麼都不要。”曾雲風笑笑說道。
像是吳海圖這樣的人,曾雲風啟動了七個,就是把他們釘在江南各地各行業,有些事情就是要提早做打算。
皇帝朱高熾當了200多天的皇帝,就轟然病逝於榻上,太子朱瞻基趕回京城登基年號宣德。
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朱瞻基發起大軍平叛。
朱瞻基登基為帝之後,首先發起大軍平叛,但到了山東濟南的第一件事,不是別地,就是派人來向他的兩個叔叔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