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到的土地因為勞動力不足所以無法有產出,官府的所謂“福利”都是不能變現的,純屬看著美麗。

可是軍戶當兵的徭役卻又是實實在在!沒有半點折扣!

連選擇都機會都不給他們。

因為只要不加入開府,不參加府兵選拔的話,官府的賦稅就會沉重到南方的江東鼠輩們聽了都要流淚的地步!

所以那些分到土地的百姓,他們能走的路實在不多!

要麼從軍,家裡土地荒著。要麼老老實實種地,一年到頭溫飽都混不上。

很多人覺得可以參加府兵搏一把,出關中劫掠,搶到了一大半都是自己的。

但也有人覺得這條路只是看起來誘人,還不如腳底抹油跑路為上!

“這樣吧,要是有人願意再悄悄回關中拉人來投靠我們,拉一個人,我們分二十畝地給他,並且允許他將土地租給別人種地收租子。

如果不願意回去的話,嗯,一個人分給他十畝地吧,在南陽落戶。”

劉益守不以為意的說道。

這年代一個成年男子要想生存下去,根據土地貧瘠與肥沃的不同,一年起碼需要510畝地的產出,不包括交租在內。這只是保證了最起碼的生存,還不談過得好不好。當然了,土地種植本身就是勞動密集型,多人精耕細作,產量更高,那是另外一回事。

官府分了十畝地,還得考慮土地的輪休,所以一個人十畝地是絕對不夠這個人基本生存的。要是不想冒險回去“拉人頭”,那隻能在本地夾著尾巴做人做事,好好種地不說,農閒的時候還要去別家幫工賺點口糧,或者從軍另謀生路。

獨孤信瞭然,小小的一個安置難民逃戶,居然都有這麼多的講究,不得不說,劉益守這個人算計得實在是太厲害了。

有這個制度在,肯定會有膽子大的逃戶跑回關中拉人,這樣他就能把自己發展成為“地主”。想一想,起碼比在南陽老老實實種地好多了。

這種高風險高回報的事情,可不是經常能遇到的。

亂世裡面最常見的事情就是所謂的高風險低迴報,或者叫無回報,別人把刀架在你脖子上問你願意不願意而已!

壓根沒得選。

雖然劉益守這一招肯定不能把賀拔嶽怎麼樣,但卻是可以動搖關中的根基,給賀拔嶽那幫人找點麻煩。

他們不舒服,劉益守就舒服了。大家出來混難度不是各憑本事麼?

“明白了,屬下這就去辦。”

獨孤信拱手行了一禮,似乎還有話想說。

“升米恩鬥米仇,如果我們給那些逃戶優厚的條件,那麼南陽本地辛辛苦苦勞作的百姓會怎麼想?他們會不會先去關中逛一圈回來,然後再說自己是那邊的逃戶?”

劉益守問了一個獨孤信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問題。

“吸引關中的逃戶到南陽落戶,也不能光靠分田解決問題,其中相關的配套政策,我讓人草擬一個細則出來你過目一下,如果覺得沒有問題,就照著這個辦吧。

水滴石穿,咱們把關中的根基給挖空了,將來跟他們兵戎相見的時候,自然會省些力氣。

面對關中那些悍不畏死之輩啊,還是得多想想辦法。”

劉益守意有所指的繼續說道,一語道破獨孤信心中擔憂的問題。

等獨孤信走後,劉益守這才躺在榻上伸了個懶腰。

“賀拔嶽在搞什麼鬼啊,府兵改制簡直是亂彈琴!”

劉益守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對方那種急於壓榨民力,不考慮基層實際情況,絲毫都不留餘力的辦法,最後只會把關中軍民都搞得離心離德。

事實上,賀拔嶽因為心急,確實採取了很多急於求成的辦法。不急不行,因為光靠補充本地豪右部曲,還補不齊兵員缺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