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2/4頁)
章節報錯
不過獨孤信今天來並不是跟劉益守敘舊和炫耀政績的,而是現在南陽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新情況。
“你是說,武關那邊不斷有關中災民外逃?而且還是一隊接一隊的?”
聽完獨孤信的描述,劉益守瞪大眼睛,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獨孤信反問道。
關中本來就地廣人稀,居然還有人從武關逃到南陽討生活,這是多稀奇的事情啊!
按照一般的客觀規律,人口應該反向流動才是正常現象啊!
“回主公,確實如此。不過事出有因,還要聽屬下慢慢道來。”
獨孤信一板一眼的說道。
“這件事確實挺奇怪的。”
劉益守微微點頭感慨說道,不置可否,等著獨孤信的下文。
這些人如果只是要逃出關中,根本還到不了南陽這邊來。現在他們一路逃到南陽,顯然是擔心被關中的守軍或者捕奴隊抓回去,力求跑得越遠越好,所以可以算是“千里迢迢”了。
“不過這也不是屬下前來襄陽的理由。安置些許流民,南陽尚未分配的土地還有不少,這並不是什麼很難的事情,屬下自己就可以處理。
屬下想來稟告的事情一言難盡,主要是那些人從關中逃亡的原因比較有意思。具體事項,災民裡面不乏當地官府之人,已經將所知道的寫成了冊子。屬下將其整理好了,給主公過目。”
獨孤信從袖口摸出一疊紙,遞給劉益守。
書房裡頓時安靜下來,劉益守一頁紙一頁紙的看,獨孤信默不作聲,就在一旁安靜的候著。
“府兵改制……還是來了啊。”
將這些信紙看完後,劉益守忍不住感慨道。
歷史上宇文泰為應對困局,對麾下軍隊進行府兵改制,極大增強了關中軍隊的造血能力。
這些材料裡面說的事情不算稀奇,不過就是府兵改制的一些細節罷了。比如說怎麼選拔府兵啊,怎麼給軍戶分土地啊之類的。至於全貌,逃回來的這個人並不知道。
但是劉益守可是浸淫政務十多年的老硬幣了。他自然是看得出來,府兵改制後的問題很多,基層推進並不是很順暢。
按照府兵選拔的規則,有田有家奴的地主老爺,才能參加府兵!只有他們才有錢配備武器參戰。
可是這樣的人又有多少呢?數量顯然是不夠賀拔嶽重建大軍的。關中本地豪右,也不願意將自己麾下所有鄉兵都交出來,他們的合作力度是有限的。
於是,為了彌補兵員的不足,很多隻有土地卻沒有其他東西的貧苦人家,也被迫編入府兵,這就導致了家裡的田地無人管理和耕種!
當然了,這些田也是官府分下來的,本來那些人連田都沒有!
官府給佃戶們分田,佃戶們搖身一變,成為了自耕農甚至地主老爺,然後參加府兵搏前程。
一切看起來很不錯,似乎是雙贏的制度。佃戶與官府各得其所,兩全其美。
可是有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在古代,也不是光有土地就能有產出啊!
這是個很容易被人誤解的事項。
一個家庭勞動力有多少,所居住的房屋條件如何,農具有沒有,石磨和水碾這種加工糧食的器具有沒有,日常花銷的財帛有沒有,口糧與種子有多少,耕牛等可以耕地的牲畜有沒有?
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同樣是分土地,只要上述條件差了一點點,結果就會千差萬別!
怎麼能說分一樣的土地結果就會一樣呢?
賀拔嶽能做的只是把貧瘠的土地分給普通百姓耕種而已,然後就匆匆忙忙建立開府,由開府選拔府兵,並輔以相應的土地制度。
但是這些制度要發揮威力,需要時間的發酵,財富的沉澱,以及人口的累積!
基層百姓很多人忍受不了,又無法反抗官府,只能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