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反抗,估計最多隻能苟兩個月;要是不反抗,朝廷現在也不過是派兵佔領劍閣而已,蜀地不還是在蕭紀自己的掌控之中嘛。

若是他老實一點不搞事,小心謹慎多苟個幾年似乎可能性也不小。以拖待變,萬一劉益守有個三長兩短的,這盤棋不就活了麼?

一時間,蕭紀覺得讓朝廷的兵馬入駐劍閣也就那麼回事。即使沒有這次的事情,劉益守想染指蜀地,依舊有其他的辦法,不提也罷。

只是把劍閣交出去,以後就受制於人,真就跟懸著一把劍在頭上,什麼時候會掉下來,全看別人心情!

如果可以,蕭紀真的不想選啊!

“主公,朝廷的特使已經在驛館歇息了……”

陳智祖匆匆忙忙的走進去,他剛剛將劉益守派來的使者送回驛館,返回王府的時候就看到蕭紀坐在軟墊上,雙目無神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主公……您這是?”

陳智祖疑惑問道。

“朝廷的特使走了麼?”

蕭紀有氣無力的問道。

“呃,已經回驛館了。”

陳智祖小心翼翼的說道,懷疑蕭紀是不是神遊天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蕭紀的精神完全不在狀態,自己剛剛明明說過使者已經回驛館了,蕭紀還要再問一遍。這是在搞啥呢?

“哦哦,這樣啊,這樣的啊。”

蕭紀嘆息了兩聲,有些無奈的擺了擺手道:“你現在去跟他說,就說感謝朝廷兵馬入駐劍閣,我沒有什麼意見,之後會下令把劍閣的守軍撤回成都,讓他趕緊的回去覆命吧,明天不用來見我了。”

蕭紀一口氣把話說完,似乎是下了很大的決心!

陳智祖本來還想著勸說一下蕭紀要“識時務者為俊傑”的,沒想到對方居然就這麼忍了,倒是剩下他一番功夫。

這件事本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要是不同意朝廷的方案,那就是直接翻臉,蕭紀還不如直接在蜀地稱帝呢?要是不想魚死網破,顯然只能接受朝廷的安排。

當初,蕭紀被派往蜀地鎮守,他的封號都是“武陵郡王”,劍閣等要害地段是不是應該歸蕭紀管理,真是一本爛賬,屬於模湖地帶,全看蕭紀與朝廷誰更強勢一些。

答桉是不言自明的。蕭紀若是不服從朝廷管理,那就是給臉不要臉,只會被瘋狂打臉,威信掃地是必然。與其這樣,還不如給自己保留一點體面。

畢竟,蕭紀要是安分一點,只要劉益守沒有正式篡位取而代之,那是不可能把蕭紀怎麼樣的。陳智祖這個外人都看出來了,他不相信蕭紀看不出來!

“主公,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朝廷現在只是佔據劍閣,尚且有些藉口我們不好反對。但他們若是要謀蜀地,還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天下人都在看著呢。到時候我們見招拆招就行了。其實……”

他還要再說,卻見蕭紀不耐煩的轉過身背對著他又不說話。陳智祖明白這是自己遭嫌棄了,只能無奈的嘆息一聲,對著蕭紀的背影拱了拱手,轉身離去。

……

“主公,蕭紀慫了呢。王思政已經帶著人去劍閣了,還沒有回覆,但問題應該不大。”

南鄭城府衙書房裡,王偉將手中的信遞給劉益守,面帶不屑的說道,似乎有點看不起蕭紀這麼軟蛋。

外面北風呼嚎,嚴冬已經來臨,漢中地區的戰事也告一段落。

該來的賀拔嶽慫了,不該妥協的蕭紀居然也妥協了,搞得劉益守在漢中嚴陣以待,卻落到沒有仗可以打的悲慘境遇。料敵從寬不假,但是好像想得太寬,對手又太窄了。

“我若是蕭紀,肯定放手一搏。劍閣丟失,蜀地已拱手讓人。”

劉益守輕嘆一聲說道,切香腸的戰術,溫水煮青蛙真是什麼時候都好用。

等哪一天朝廷的兵馬出現在成都城外的時候,蕭紀想反抗也沒有力量反抗了。現在看似退了一步,其實則是徹底的放棄了底線,給自己判了個死緩。

“主公將來打算如何處置蕭紀等人?”

王偉好奇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