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不過是沒有輪到你而已”。這一點,跟“醫者不自醫”的道理雷同。

……

東魏與南梁的這一戰開始得突然,結束得也很意外。更令人意外的是,兩國都在很短的時間內恢復了平靜狀態。

高歡平息了內部矛盾,謹守河北以待時機。而劉益守得勝歸來,對麾下將士論功行賞不在話下,也沒有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哪怕是劉益守冊立了世子,也沒有引起什麼波瀾。

一轉眼就到了新年,朝廷中樞放假,更是為這一年多的時局變化畫上了句號。

當然,只是表面上看是這樣,國家內部不可逆的深刻變化,正在堅定而悄然的發生著。潤物細無聲,現在的平靜只是醞釀著將來更大的爆發。

一統天下的戰爭一旦開啟,就不會停下來,不統一就暴斃,自古如此。

然而無論是高歡與河北世家眾人也好,還是在建康的劉益守與他的小夥伴們也好,都在思索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

東魏與梁國交戰,如此好的戰略時機,為何西魏,也就是賀拔嶽那幫人,什麼動作也沒有呢?

其實他們真的誤會賀拔嶽了。

西魏也不是沒有動作,而是他們不但沒有進取,反而被蕭紀派人偷襲了漢中!連漢中都丟了!

如此戰略要地丟失,關中那邊竟然沒有派出援軍!實在是令人不能理解。

趁著劉益守北伐的當口,蕭紀認為朝廷不可能抽調兵馬來對付他,於是便派遣麾下的兵馬從蜀地出兵,迅速拿下了漢中!

西魏的漢中郡刺史楊乾運戰敗自盡,至死沒有等來賀拔嶽派出的援兵。

蕭紀不知道的是,這是他人生當中最後也是最大的一次勝仗!蕭紀原本是想玩二桃殺三士,攻佔漢中後,如果西魏來攻,那麼他則會向建康朝廷求援。

如果朝廷炸毛,他就轉身投了西魏,引西魏兵馬入侵梁國!

二虎相爭必有一傷,到時候他的路便寬了。

可是預料之中西魏的反擊並未到來,劉益守親筆書寫的表彰詔書反倒是先送來了。

詔書說蕭紀守土有功,不愧是宗室楷模。所以策封他兒子蕭圓照為漢中王,就藩漢中以示朝廷恩典。

此舉看似恩寵,實則包藏禍心,擺明了要玩推恩令。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朝廷連一文錢,一粒米,一匹布都沒賞賜。當然了,也沒有巧取豪奪說要把漢中要回來,或者派別的蕭氏宗室來就藩。

這種硬幣套路,讓蕭紀一肚子火都沒地方發。總不能把被封為漢中王的嫡長子蕭圓照給剁了吧?

蕭紀感覺自己被劉益守給玩弄了,卻又沒有證據,也找不到由頭髮難。朝廷把蕭紀已經奪取的漢中封給他兒子,離間了父子關係不說,蕭紀還沒有任何藉口可以拒絕。

到底是什麼人可以想出這麼噁心的國策?

蕭紀認為,自從劉益守入主樑國中樞以後,朝廷的政策就不太好對付了,每次應對都是自己這邊吃虧。

此番梁國中樞這一招熱翔湖臉,真是把蕭紀給噁心得如同吃了一盆滿是肥膘的生豬肉,心中膩歪透頂卻又毫無辦法。

那麼賀拔嶽為什麼不發兵援助楊乾運呢?

不是他不想,而是關中已經無兵可派了。

那麼關中又為什麼沒有野戰軍可以派出增援呢?

此事說來話長。

對於這些破爛事,賀拔嶽有苦說不出,哪怕天天跟蘇綽訴苦,也改變不了大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