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甚急!(第2/4頁)
章節報錯
而蕭紀在跟朝廷鬥法的過程中,長期處於下風。
建康朝堂上劉益守甚至可以棍打侍中(王克),直接扒了對方的官袍轟出臺城!而南方世家連哼一聲的反應都沒有,完全當做此事沒發生一般。
其權勢之大,離成為掌控朝廷內外的雄主皇帝,僅僅一步之遙!
李祖升判斷,劉益守篡位只需要一場滅國之戰,而這場戰爭,很有可能是進攻河北,殲滅高歡勢力。
這句話翻譯一下就是:河北的戰爭就在眼前,家裡要早做打算。
然而,李祖升的判斷,跟李希宗想的還是稍有些出入。
李希宗覺得,李祖升看問題太過片面,僅僅只看到別人想讓他看到的。說白了,看得太多,想得太少了。
若是要一統天下,自然是不可能不對河北動刀的。然而什麼時候動手,這裡頭可是大有名堂。
李希宗反倒是認為劉益守不太可能這麼快攻打河北,一定會先殲滅蕭紀,實控蜀地,打通進入關中的通道,沒有後顧之憂後再對河北動手。
如果先平河北,以滅國之功稱帝,則蜀地必反。蕭紀極有可能與賀拔嶽等人聯合,那時候就不好對付了。
李祖升從政經歷很淺,還不明白這些老硬幣們的套路,猜不透劉益守的真實意圖。李希宗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好奇怪的。這不是能力欠缺,而是缺少了歷練。
河北易攻難守,而且取了河北還不能停,必須西進幷州,拿下幷州以後,才算是得到攻略關中的入場券,不至於擔心河北被人頻繁出兵騷擾。
大軍能不能打進關中,依然要看個人本事,這裡頭又是少不了一番惡戰,總之離天下太平還遠的很!
蜀地關中狹道相連,且道路都不太好走。想完全平定兩地,基本等同於曹魏滅蜀漢,而且還是諸葛丞相佔據了長安,控制了關中以後的加強版蜀漢(這是當年曹魏最害怕的事情之一)。
怎麼看怎麼覺得這地方會形成尾大不掉之勢,長期與平定河北後的梁國對峙。時間一場,一切皆有可能,誰知道劉益守這一代人能不能實現天下一統呢?
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的,一統天下的勢頭被打斷也很正常。
李希宗覺得,劉益守如果真的懂戰略,就一定不會在沒有打通入蜀地的通道之前就對河北動手。最差的底線,也是要先拿下漢中,再來動手打滅國之戰!
河北的問題不單單在軍事上,一百多萬戶的人口,怎麼治理,怎麼利用好這些資源,都是大學問。
】
軍事上征服河北,固然可以在財富與人力上獲得巨大優勢,然而短期來看,這些東西都無法轉換成實力,需要大量時間去消化。
戰果只是看起來很美,實際上戰後處理各種事宜,哪怕手裡滿把好牌,也要高手來打,不可得意忘形。
到時候,殲滅高歡勢力所得來的那些財帛,不僅要用以安撫河北人心,而且還要安置各路豪強,然後還要犒賞三軍,想一碗水端平是很不容易的。
可是,從戰略與地形上看,征服河北,卻並不能對攻克關中與蜀地造成直接影響。之前打不進去的地方,攻克河北以後依舊是打不進去!
反而需要分出很多兵馬去河北各地維持基本秩序!防備關中的那些人偷襲,身上的包袱多了不少!
在沒有打通蜀地以前,這麼做在戰略上絕對是一場噩夢。
放下心中的雜念,李希宗把這封信翻來覆去的看,居然沒有看到關於李祖猗的任何訊息。李祖升說的這些都是次要的,李祖猗在劉益守那邊過得如何,那才是李希宗最關注的事情。
哪怕不知道現在李祖猗懷孕與否,起碼也要寫一些知道的吧?李祖昇平日裡挺機靈的,怎麼這點事情做不好呢?
李希宗在心中抱怨長子不會辦事,該說的事情居然一個字都不提!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不是李祖升不想寫,而是他不知道該怎麼去寫。
吳王府裡面有些不好的傳聞在飄,隱約暗示李祖猗不識大體,為人浪浮,而且總是勾引吳王白日宣淫,沒有大家閨秀該有的矜持。
李祖猗未必如傳言中那樣,但看得出來,吳王府裡某些女人忌憚她家的背景與實力倒是千真萬確。李祖升很是擔憂這些,卻並不想將其告知河北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