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過三巡之後,蕭繹看著大堂內已經吃了個半飽諸多將領,他將手裡的酒杯放到一旁,看著王僧辯微笑問道:「此戰大獲全勝,可喜可賀。只不過還是要再接再厲,徹底擊敗朝廷大軍,打回建康才行!

君才(王僧辯表字),你有何破敵之策啊?」

聽到蕭繹的話,大堂內眾將都是倒吸一口涼

氣!

只是贏了一局而已,這踏馬都想打回建康啦?誰強誰弱,您心裡就沒點數麼?

然而蕭繹正在興頭上,哪怕對方是真的喝大了口不擇言,也沒必要當面打臉。蕭繹可不是什麼心胸寬廣的主公啊!

今日你讓他下不了臺,將來他會讓你一輩子下不來臺。

「殿下,朝廷此番合圍我們,乃是三面用兵。一路從臨湘而來,斷我退路,一路從江陵而來,騷擾我糧道,一路從郢州而來,泰山壓頂。

依屬下之見,臨湘那邊乃劉益守麾下精銳,又未經戰損,實在不便硬碰硬,可以暫避鋒芒。

江陵之兵雖然最弱,但江陵城本身易攻難守,哪怕拿下江陵,亦是不過換了個囚籠而已。唯有攻下郢州(武昌),進可以威逼江州乃至建康,退亦是可以作為巴陵之東部屏障。

且郢州兵馬遭遇新敗,沒參戰的都是正在整訓的朝廷新軍,不堪一戰。此時不拿下郢州,等劉益守回過勁來,我們反倒是會再次陷入被動,請殿下明察。」

王僧辯站起身洋洋灑灑的說了一通,大堂內眾將都是忍不住點頭。不得不說,王僧辯的指揮水平和戰略大局,都是夠得上水準的。在座諸將包括王琳在內,都是心服口服。

雖然跟他們想得略有不同,但是這些將領們也贊同先拿下郢州。只看郢州軍新敗,就知道這個軟柿子非捏不可,不捏都對不起自己的狗腦。

「君才,拿下江陵不好麼?本王還想先拿下江陵,然後在江陵登基稱帝呢。只要能拿下江陵,本王就立刻給你們也封個大都督,大將軍什麼的,不好麼?」

蕭繹面色不悅的詢問道,大堂內歡愉的氣氛頓時一窒。

登基?稱帝?

我們只是剛剛贏了一場水戰啊殿下!王僧辯被蕭繹的蠢人愚語,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這才喝幾杯,就說出如此不智的渾話來啊。

一時間,王僧辯心中的勝利喜悅已經蕩然無存,畢竟,再多的勝利也架不住一個坑貨主公去肆意揮霍啊!

其實王僧辯多少有點誤會蕭繹的初衷。

蕭繹確實不算是很有頭腦的主公,但也不至於像王僧辯想得那麼蠢。

蕭繹不過是認為,自己在富庶的江陵登基稱帝后,就可以拿從江陵城劫掠而來的財富,打賞麾下將士,再畫大餅給手下大員封官。

….

加官進爵,這樣士氣不就提振起來了麼?他這麼想有錯麼?

好像,似乎也說得過去。

蕭繹和王僧辯的思維並不在一個頻道上,也談不上誰對誰錯,只不過是一種另類模式的「雞同鴨講」罷了。

「你們都不願意本王登基麼?」

蕭繹環顧眾將,面色已經由晴轉陰。

「殿下,去郢州登基亦是無妨的。攻江陵,確實對目前戰局改觀不多。」

王僧辯硬著頭皮建議道。

這種兒戲一般的登基,蕭繹要是想玩那就陪他玩玩也是無妨。但是先攻江陵等於送死,他萬萬不可能答應這樣胡來的要求。

哪怕得罪蕭繹也是如此。

「本王看你就是贏了一場,就忘乎所以,不顧君臣之禮了!」

蕭繹憤怒的將手中酒杯扔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