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各地知道我們盡心盡力的救援武陵郡,他們心裡有一杆秤,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當外敵入侵的時候,該站在誰這邊,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判斷作出選擇。我們今天可以救武陵,明日他們有難我們就會去救他們,誰都不是瞎子的。

兩軍交戰攻心為上,爭取民心難道就不是在攻心麼?他日就算陳霸先打到武陵郡,在洞庭湖上與我們交戰,你說武陵郡的百姓是幫助對他們有活命之恩的我們,還是幫助素未謀面,不知善惡的陳霸先?”

劉益守說出了一番讓樊毅無法辯駁的話來。雖然乍一聽有點幼稚,像是宋襄公一樣婦人之仁。但細細揣摩一番,樊毅不得不佩服劉益守目光深遠,謀劃長遠,絕非常人可比。

這就叫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既然殿下這麼說,那末將就放心了。”樊毅心悅誠服的拱手行禮道。

兩人正在談話的時候,斛律羨已經帶著一個衣衫襤褸的年輕人過來了,正是山丘上暫避的災民,看樣子面色蒼白如紙,幾乎都站立不穩了!

“附近還有哪裡地勢比較高的地方麼?”

劉益守沉聲問道。

斛律羨對那位年輕人使了個眼色,那人很是拘謹的上前對劉益守抱拳說道:“殿下,西南面不遠的南沅縣地勢比較高,去那邊設粥棚好一點。這附近已經沒有什麼落腳的地方了。那些露出來的山丘,容不下多少人。”

斛律羨也接著那人的話說道:“主公,屬下打聽了一下,東北面的漢壽縣,東南面的龍陽縣,全都受災了。

不如把船隊一分為二,去這兩處救人,然後去西南面的南沅匯合吧。”

“如此也好吧。這位小兄弟叫什麼名字?你的訊息很有用,要不然我們還得到處去找,跟無頭蒼蠅一般。”

劉益守微微點頭,語氣和藹的問道。

他想起前世在紀實文學上看過的一篇,說常德,也就是現在武陵郡救災的事蹟。英雄常常都是來自於人民。在危難到來的時候,普通人有時候也能爆發出驚人的勇氣與犧牲精神。

那是1954年常德發生特大洪水,洪峰水位為百年一遇40.39米。

屋漏偏逢連夜雨,7月14日洪峰過境。常德城邱家垸內漏水,駁劃工人劉小和潛入8米多深水中用13床棉被堵住了漏口。

事後,劉小和拒收了政府給的200元獎金(那時候相當於劉益守前世起碼十幾萬),他說:“我不是為獎金來的。”

19日又發生漏水情況十分危急,劉小和見勢跳入水中以身堵漏光榮犧牲,被追認烈士。

中華民族就是這樣一代代的薪火相傳,總是在危機時刻,有人挺身而出。如今劉益守有餘力去幫助那些受難的人,自然是要伸出援手。

“後人”都可以如此勇敢無畏,他這個“古人”怎麼能丟先輩的臉呢!蕭氏一族把梁國搞得烏煙瘴氣的,毫無血性看不到拼搏與奮鬥,看不到犧牲與成全。

裡裡外外,全都是自私自利,好逸惡勞的蠅營狗苟!

劉益守決心要從內而外的改變這種狀況,任何一件小事都不能放過。

“沙雕王,你負責引路,我分幾艘船給你,把山丘上的人救上船再說。”

劉益守拍了拍斛律羨的肩膀說道。

“主公,您可以先回臨湘了,這邊不需要您親力親為。平叛要緊啊!”

斛律羨湊過來在劉益守耳邊小聲嘀咕道。

“但求心安而已,無妨的。以前我殺了那麼多人,這次你就讓我積點德吧。”

劉益守擺了擺手說道。

“喏,屬下這便再跑一趟。”

斛律羨領命而去。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