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第2/3頁)
章節報錯
今日就算殺了樊毅,武陵郡水患依舊,明年照樣決口。刀在殿下手中,請殿下決斷。”
樊毅跪下來給劉益守磕了個頭,並不起身。
臨沅大堤決口是個災難,非常不幸。樊毅固然是有責任,他當初是有機會救人一命的,但他選擇了苟且。
這種選擇很正常,好比說某人出門以後過馬路出了車禍,讓時間倒回去,他當然有機會避免這場滅頂之災。可是哪怕時間真的倒回去,在不知道結果的情況下,他極有可能還是要出車禍!
而臨沅的這場“滅城之災”,真要追究的話,蕭衍和蕭繹難辭其咎。因為湘東王窮兵黷武,因為蕭衍痴迷修佛,地方上的政務,自然是能拖就拖,能免就免。
大家心中關心的都是“大事”,自然是顧不得地方上的一點“小事”。
這次水災死了多少人呀?才幾萬嘛,又不是很嚴重,朝廷打發點小錢給災民就好了,讓他們知道什麼叫皇恩浩蕩!
別掃興,接著奏樂接著舞!
蕭衍在的時候,不就是這麼處置地方上的事務麼?臨沅大堤之所以會崩潰,時間跨度甚至可以追溯到幾十年以前的南齊末年。
“罷了,你起來,將功折罪吧。此番救災,你來主導。其他的事情你自己靈活處置,不過這次救災,災民中的青壯要集中起來,以軍隊的模式管理。
重新修補河堤,以工代賑,換取朝廷的賑災物資。
賑災完後,從災民青壯中選拔水軍三千,將來補充到胡僧祐那支新編不久的水軍當中,號為常德軍!將來駐地就在臨沅與巴陵兩地,你統帥一部,胡僧祐統帥一部,建立水寨後夏秋開始在洞庭湖練兵。
未來討伐廣州的陳霸先,本王希望看到常德軍能有過硬的表現!”
劉益守將樊毅扶起來,殷切說道。
這次胡僧祐的水軍參與了武陵郡的救災,對本地災民有大恩。然後再從災民中選拔青壯,補充水軍隊伍,在洞庭湖打造水寨,建造新式戰船練兵,這支軍隊很快就會形成戰鬥力的。
畢竟,吳明徹的隊伍要趕回彭城,防備北面來的東魏軍。這樣一來,胡僧祐手下的兵馬,數量就有些短缺了,此番正好吸納災民中的青壯,單獨成軍。
因為災民們本身,很多就是在水上跑生活的漁民和漕工,水性極好而且善於操作船隻。這次救災,一邊是施恩,一邊是報恩,新老士卒彼此間也會形成一種天然的信任關係,不會產生普通軍隊中的那種隔閡。
“吳王大仁大義,末將必定效死!”
樊毅跪下給劉益守磕頭說道,不得不說,劉益守成功自有他的道理,沒有什麼事情是偶然的。蕭繹確實比不上劉益守,除了那酸不拉幾的文學外,蕭繹幾乎是被劉益守全方位的完爆!
包括相貌。
“言命譴將帥,修戎兵戎,無所暴虐,民得就業,此事可常為法,是有常德也。希望你將來的表現,能對得起常德軍這塊招牌。
胡僧祐那邊,本王自然也會教訓的,常德軍中,他為主將你為副將。這次賑災,你多費點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將心比心,天地雖然無情,但人還是有情的。”
劉益守拍了拍樊毅身上的灰塵說道。
樊毅站起身,湊到劉益守身邊壓低聲音說道:“殿下也看到了,武陵郡此番受災超乎想象。沒有個十年難以恢復元氣。
朝廷給的錢糧少了,不頂用,水患依舊。
給的錢多了,必定影響殿下北伐大業,武陵郡短期內也不可能建成魚米之鄉,為殿下提供數之不盡的糧秣。
若是殿下北伐成功,那定是天下人之福。到時候不止是武陵人笑,天下人都會一路笑。末將賑災自然盡心盡力,可吳王覺得末將應該做到什麼程度為好呢?”
樊毅的話很謹慎也很隱晦,但說穿了不過是一條:苦一苦武陵郡的百姓,幸福天下人!不要讓武陵郡的事情耽誤劉益守的登基大業!
對於樊毅來說,如果劉益守不高興,那武陵郡的人再高興又有什麼用呢?
“你啊你啊。”
劉益守失笑搖頭,嘆了口氣繼續說道:“不要想那麼複雜,多為武陵郡百姓做點實在事,那些玩虛的套路,只會裡外不是人。
朝廷的錢糧,會按時按量的送來。撫卹孤寡,招募青壯,修繕河堤,三件事都要抓,都要辦好。
你這邊若是缺錢缺糧了,再不濟,也不過是朝廷少打一場仗而已。總之都會盡量支援你,不要有任何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