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不可說的吃人魔王在睢水岸邊出沒(第3/3頁)
章節報錯
劉益守打聽到馬佛念原名馬文才,參軍後才改名叫馬佛念。又問他認不認識一個叫「祝英臺」的女人。馬佛念說完全沒印象,根本不認識。
某人心中暗想,梁祝果然是文學作品,原形難找。
「吳王殿下,若要破睢陽,亦是易如反掌。如今春汛河水暴漲,可在睢陽兩岸築堰,推高水面。再以大船行使其間,與睢陽城頭齊平。用木板上城牆也把城給破了,這又有何難的呢?」
馬佛念滿不在乎的說道。
這個辦法聽起來很慢,實則不然。築堰之法雖然是笨辦法,守軍卻一點破局的手段都沒有,除非出城搏殺。
這種攻城的套路,就像是一點點收緊守軍脖子上的繩索一樣,你甚至可以築一半堰,就派人到睢陽城裡勸降一下。
「讓睢陽周邊村落裡的人來堆土。事成之後,安排他們到射陽那邊產鹽的地方做工,以鹽換糧,比種地舒服很多。
不配合的,直接送去壽陽周邊的煤礦裡面去挖煤。」
劉益守冷冷下令道。
他始終記得一句話,那便是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睢陽城中郡兵多半都是來自周邊地區的佃戶或者自耕農,瓦解了周邊地區,也就瓦解了城中計程車氣。
「末將這便去辦。」
馬佛念拱手而去。
劉益守轉過頭對楊忠說道:「帶五百騎兵,沿著睢水上游巡視,把睢水兩岸諸城的***搞清楚。」
楊忠也領命而去。
劉益守對一旁老神在在的王偉說道:「先不要想勸降的事情。北伐嘛,總要先熱熱身。」
「主公,屬下覺得睢陽就根本不用去打。」
王偉苦笑道,劉益守這次也太反常了,哪有不派人去城裡先問一下的道理啊!
「你不懂,戰術是為了戰略而服務的。」
劉益守神秘一笑說道。
他要是打得太快,真要打到虎牢關城下了,到時候是攻洛陽還是不攻洛陽呢?
進展太快,會導致事情脫離掌控。一旦潰敗,便會一潰千里。劉益守只是要把高歡軍的主力吸引過來而已。
然而到了築堰的第三天,睢陽城門就大開。高歡任命的太守崔叔仁便開城投降,根本就沒有等到劉益守派使者入城勸降。
劉益守
忽然意識到,之前自己炒作的「四路大軍」伐魏,在這個沒有電話和網路的時代,好像用力過勐,利用資訊不對稱,把高歡那邊的人給嚇住了!
劉益守質問崔叔仁為何不戰而降,這位到了睢陽任職後就只知道吃拿卡要的世家子弟,回答得很乾脆。
因為如今梁國是四路大軍攻魏,睢陽這邊是主力。我只是因為貪的東西太多不好運走,沒來得及跑路而已,不投降你還想我怎麼樣?
劉益守瞬間大徹大悟,高歡是高歡,高歡手下的勢力又是另外一回事,這其中又被分為核心、嫡系與外圍。
河北世家當中並未進入決策圈子裡的那些人,就是典型的高歡勢力外圍。
或者還可以加「牆頭草」三個字。
明知道梁國是大舉北伐,還拼死抵抗不顧性命,世上會有如此蠢笨的人麼?或許有,但絕不會在河北世家這個圈子裡面出現!
果不其然,沒過幾天,楊忠就帶著騎兵回到睢陽城稟告劉益守。睢水上的幾個大城,全都兵力空虛不值一提,似乎所有兵力都收縮回了靠近黃河南岸的滎陽。
魏軍似乎有意在滎陽跟劉益守對峙,並打一場防守反擊。楊忠並不敢帶兵離開睢陽太遠,因此也不敢肯定高歡會如此用兵。具體情況如何,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命於謹從南陽出兵攻潁川,命獨孤信從懸瓠出兵攻上蔡。青徐之地,按兵不動。」
劉益守下了三道軍令,讓荊襄與南陽的兵馬配合自己造一下聲勢。這一局才剛剛開始,後面他要陪高歡好好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