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無奈說道,放下筆,希望劉益守解釋一番。

“你啊你啊,要知道,欲速則不達。”

劉益守嘆了口氣,手下嗷嗷的都叫嚷著要取而代之,主公的定力很重要,不能被手下的思想所左右。

“如果殺藩王,誰會最高興呢?你,於謹,還是陳元康?”

“那自然是蕭歡或者蕭詧他們家的蕭統後人啊。”

王偉脫口而出。

這點完全沒什麼爭議。自己的親叔叔們死絕了,自然無人可以來爭奪皇位。而皇位穩固後,再老實的人也會開始搞事情。

“是我們立蕭歡為皇帝,而不是蕭歡封我們為藩鎮,這個主次順序,一定不能錯。”

劉益守很是露骨的暗示道。

王偉懂了,微微點頭,不再糾結這個話題。

只要蕭歡的那些叔叔們都還在,蕭歡就要緊緊抱住劉益守這個大腿,絲毫都不能鬆手。而那些藩王們會不會老老實實的在封地一輩子都不動彈呢?

想想都覺得不可能啊!

他們起兵是必然,到時候,劉益守便可以名正言順的帶兵討伐他們。

那時候天下人會怎麼看?

還能怎麼看?

劉都督怎麼還不把這些碧蓮都弄死啊!只怕喜歡過安定日子的人都會這麼想吧。

而這一波放走諸位藩王,劉益守可謂是“忠義仁孝”皆備,將極有可能陷入長期內戰的梁國,明面上穩住了臺柱子。

至於將來,那都是藩王造反導致的國家喪亂,跟劉某人是無關的。他帶兵平叛,又是刷一波新聲望。

果不其然,劉益守嚴令大軍不得入臺城,是有著深厚政治考量的。大軍不入城,讓蕭綱“和平交權”,這就是“撥亂反正”“民心所向”。

這踏馬比爾朱榮會玩多了!

王偉在心中感慨,能當主公的人,果然沒一個是簡單的。

“第三條,貶蕭綱為靖安侯,封吳興。不得設立行臺,不得開府,不得離開吳興。”

劉益守接著說道。這第三條有些嚴厲,可以說是蕭綱一人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主公,對蕭綱如此嚴厲,他玉石俱焚,不開啟臺城城門怎麼辦?”

王偉疑惑問道,這一條他又不敢寫紙上了。

“他會的,因為有第四條。”

劉益守輕輕拍了拍衣袖,站起身說道:“臺城禁軍,忠於職守,無論將校士卒,官職保留不予撤換。作戰中有逃逸者,全國緝拿問罪。臺城禁軍被赦免,蕭綱就是想抵抗,也沒人給他賣命了吧?”

江南多好臣,最不缺的就是二五仔了,只要肅清建康城內和周邊藩王的軍隊,劉益守有的是辦法讓那些人乖乖開啟城門。

只有侯景這種絲毫不考慮後路的才會急吼吼的匆忙起兵。

“如此,建康可定矣。”

王偉感慨說道。

“嗯,我親自修書一封,寫給蕭綱。他看了以後,會乖乖開啟城門的。”劉益守走到院子裡,陽光明媚的春天,正是遊玩的季節。只可惜建康城內外卻是經歷了血腥廝殺,慘不忍睹。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