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你傷害了我,還一笑而過(本卷完)(第3/4頁)
章節報錯
幾天後,蕭歡的登基大典如期舉行。在此之前,邀請各地宗室前來參加大典的邀請函,也透過樑國的官府驛站系統發到各地。
蕭綱、蕭繹、蕭綸、蕭續等等,全都有份,一個不缺。甚至連遠在蜀地,此番奪嫡完全沒有參與的蕭紀,都給發了邀請函。
本來蕭歡覺得此舉完全沒什麼意思,畢竟給他那幾個叔叔們發了,那些人也絕對不可能來建康。但劉益守的解釋是:他們可以不來,但是你不能不發,這是新任天子的氣度與胸襟。
至於蕭範之流的外圍宗室,也同樣收到邀請函。蕭繹等人敢不去建康,他們可不敢不去!
這些人來,總不可能一個人來吧?登基大典,難道不給天子準備禮物?隨從要不要來?
一時間,經歷大難過後艱難重建的建康城,又隱隱熱鬧了起來。
在這些人裡面,有個非常特殊的宗室,既是非蕭衍一脈的外圍,又把蕭歡得罪死了,這個人便是蕭映。
邀請函送到吳興,要求蕭映參加登基大典。而且吳興水路離建康並不遠,坐幾天的船就能到,這還是一路慢悠悠晃盪的。急著趕路的話,水路兩天就能到。
離得這麼近,不去好像不合適。但是去的話……被扣押怎麼辦?這個難題擺在蕭映的案頭,令人一籌莫展。
當然,麻煩遠遠不止於此。
近期建康那邊發過來的“邸報”,上面的內容很是不同尋常!
梁國各州郡和諸多藩王在建康都有所謂的“駐京辦”,蕭衍在位的時候,朝廷有什麼重大政策,都會透過“駐京辦”,以邸報的形式送到各地官府。
算是一種非正式又地地道道官方渠道的“紅標頭檔案”。這種“邸報”並非固定傳送,有時候一年好幾次,有時候天下無事蕭菩薩修佛忘記了,一年也沒有一次。
而自諸藩王起兵後,“邸報”這種東西還是頭一次的送到各地官府手中。最近的這一期邸報,裡頭含含糊糊的說了一件大事:朝廷準備北伐青徐!
其他地方,或許看看就完事,真正跟青徐接壤的兩淮,劉益守那邊也不必在意這種事情。但是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送到吳興府衙的,除了這份邸報,還有朝廷的正式公文:三吳乃魚米之鄉,請在秋收前,提供足夠大軍出征的糧秣和輔兵,將其送到兩淮前線!
如果送到建康,蕭映和陳霸先等人或許就忍了。但是押送的糧草和輔兵送到兩淮,那不是直接便宜了劉益守麼?
綜合所有訊息,可以很明白的看出來,現在的建康朝廷對於三吳地區有著深深的惡意。不,或許只是希望把蕭映和陳霸先打掉罷了!
吳興府衙的書房內,蕭映愁眉不展,桌案上擺著的公文和邀請函,就像是催命符一般,讓他坐如針氈。
“興國,你以為如何?”
蕭映面色難看,沉聲問道。他不怕自己怎麼樣,就怕三吳其他地方也收到一樣的邸報,一樣的軍令。他們拒絕,別人可未必會拒絕。
“此乃劉益守的步步為營之計。”
陳霸先嘆了口氣,主要是建康易主,極大打擊了三吳諸多豪強的心氣。他們說不定會投靠蕭歡,而不是莫名其妙的起兵造反。
主要是師出無名,勝率太低了。
“殿下或許真要去一趟建康。”
陳霸先沉聲說道。
“去建康?”
蕭映說話的調子都變尖銳了一些,帶著濃濃的恐懼。他去建康,還能活著回來麼?
“殿下,蕭歡剛剛登基,要爭取人心。之前朝廷已經下令赦免諸多起兵的藩王,也不追究各路豪強起兵的事情。如今各地局面都趨於平靜,劉益守梟雄之姿,又怎麼會自拆牌坊呢?”
陳霸先覺得,既然都佔據建康了,當然要注意吃相。蕭映怎麼說都是藩王,哪怕是宗室外圍,也不是普通身份。你貿然將其扣押,其他人會怎麼想?
“不行不行,本王這麼去建康……風險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