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可是京畿出了什麼事麼?”

劉益守低聲問道。

“朕決意換太子!”

蕭衍嘴裡吐出六個字,差點沒讓劉益守一個踉蹌摔倒在地。

“陛下,太子乃是國本,不可輕動啊!”

劉益守低聲驚呼道。這簡直不科學,蕭衍沒事換什麼太子啊!

“朕的太子,參與了上次壽宴下毒之事,如此你也認為朕不該換太子麼?”

蕭衍板著臉問道。

其實蕭綱比較無辜,事發之後他的親信被查出來參與此事,可那人已經被蕭繹收買,是聽從蕭繹的指示。然而,那件事誰又說得清楚呢?蕭綱說此事跟自己無關,蕭衍會信麼?

蕭衍幾個兒子當中,蕭綱與蕭繹因為文學上的愛好,彼此間的關係比較好,而且他們同樣看不慣“浪子”蕭綸,還有最受寵的幼子蕭紀。

蕭綱在內,東宮近在咫尺,登基順理成章。

蕭繹在外,荊襄手握重兵,負責勤王清場。

這一對組合讓蕭衍都感覺後背發涼。

於是算是自己半個兒子的駙馬劉益守,就進入了蕭衍的視線。

能打,又是女婿,而且也不太可能投靠北面,更不可能登基稱帝或者投靠其他皇子。這樣的人用來鎮守京畿,難道不合適麼?

蕭玉姈生了個女兒,劉益守再怎麼混賬,也不可能讓這個女兒當皇帝吧?

蕭衍左思右想,感覺廢太子一事刻不容緩了,必須要提上日程了。但他不敢跟群臣商議,蕭綱在朝中也有眼線和親信。

“廢太子一事,你無須勸朕了。”

蕭衍擺了擺手,把劉益守想說的話堵了回去。

“陛下,前太子仁德著稱於世,其子蕭歡蕭詧尚在,何不立其一為太子,以明正統?”

劉益守小心翼翼的說道。這個答案是標準答案,換成立別的王爺,那都是包藏禍心。

蕭衍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朕知道你一直以來都是深明大義,也不枉朕把女兒下嫁於你,此言深得朕心。

沒錯,朕當初就是思慮不周,才導致宗室猜忌惡鬥。如今朕便要撥亂反正。”

蕭衍這次似乎下了很大決心!

聽到這話劉益守差點吐血!

人的慾望被勾起來了,那是絕對不會輕輕鬆鬆就能放棄的。如果之前蕭衍不立蕭綱,那麼其他幾個兒子也不會去想當皇帝的事情,總之太子就是蕭統一脈的後人。

然而現在蕭衍要把蕭綱廢掉,再把蕭統的兒子們立為太子,以為這是“撥亂反正”,那就大錯特錯了!

蕭綱、蕭繹、蕭綸、蕭續乃至最小的兒子蕭紀,現在誰都以為自己是有機會的。然而蕭衍再把皇位繼承權轉移到已故的蕭統一脈,試問人走茶涼的蕭歡、蕭詧兩位孫子輩,要怎麼跟野心勃勃的叔叔們鬥?

如何能鬥得過?

劉益守本來只是有此一說,沒想到蕭衍竟然真這麼想,他竟然以為把太子之位“改回去”以後就可以當做無事發生。

“陛下,微臣實在是難以擔當重任。蘭欽將軍對陛下忠心耿耿,不如將其調回,鎮守京畿。”

“如此也好吧。朕已經暫命蘭欽接管建康防務,你不願意鎮守丹陽郡,那便讓他鎮守吧。”

蕭衍嘆息一聲,對劉益守的決定感覺惋惜,卻沒有挽留。因為劉益守的回答表明他對於梁國的皇位是沒有野心的,這樣一個人放在兩淮也好,萬一出事,劉益守可以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