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誰惹我我就咬(第1/4頁)
章節報錯
平譚城的簽押房裡,侯淵一個人在裡頭踱步,眉頭緊皺。
他在思考一個事關前程乃至家族生存的重要問題。成則將來封侯拜相不在話下,敗則以後全家攜手共赴黃泉。
進或退,成與敗,結局相距萬里,誘因卻與自己現在的選擇直接相關。
爾朱榮原先很信任侯淵,但現在卻將他投閒置散。除了侯淵不是爾朱氏血脈姻親外,還有一個不被外人察覺的重要因素。
當初,侯淵的妻兄(大舅子)念賢,是武川鎮出來的人才,在當地很有名望。是念賢穿針引線,才讓當時寂寂無名的侯淵投靠到爾朱榮帳下,並被委以重任。
然而,當賀拔嶽背叛爾朱榮的時候,在賀拔嶽身邊的念賢,毫不猶豫就跟著賀拔嶽跑路了!並且沒有通知當時正在爾朱榮身邊當差的侯淵!
因為這個原因,侯淵被爾朱榮猜忌,認為他可能是念賢,或者乾脆說就是賀拔嶽留在自己身邊當眼線的,忠誠度極為可疑。
嚴格來說,侯淵都算是武川鎮的外圍人才了,去那邊混,不會被當外人看待。這也是一條可以走的路,雖然未必好走就是了。
六鎮集團地域性極為分明,懷朔鎮的九成九都是跟高歡,武川鎮的也是同理,基本都跟了賀拔嶽。
侯淵被殃及池魚,被劃歸到賀拔嶽那幫人裡面了。這件事爾朱榮沒有明說,侯淵也沒有開口詢問。
總之,爾朱榮再像以前那樣信任侯淵,除非是老眼昏花才有可能。這一點,雙方都是心知肚明的。
“在爾朱榮這邊,終究是沒有前途的。樹挪死,人挪活,不如賭一把。”
侯淵曾經也想過投奔妻兄念賢,同時對方也是自己的引路人。可是賀拔嶽現在在關中艱苦作戰,似乎前途並不是太被世人看好,反倒是在鄴城的高歡混得風生水起。
一時間,侯淵感覺投靠高歡是條明路,投靠賀拔嶽也並無不可。
高歡那邊實力強,賀拔嶽那邊有人脈,唯獨留在爾朱榮這裡純粹是混日子而已,看不到絲毫前途。
人生短短數十年,大丈夫不能五鼎食,那便五鼎烹好了,何苦這樣浪費光陰?
“來人啊。”
侯淵對門外喊了一聲。
“侯將軍有何吩咐?”
親兵推門而入,疑惑問道。
“把劉貴請到這裡來…算了,還是我自己去吧。”
侯淵有些焦躁的出了簽押房,直奔劉貴被“軟禁”的院落。
……
當初,劉益守被蕭衍安排,在建康城內靠近玄武湖的前朝劉宋藩王府邸裡辦了個荒唐至極的“婚禮”。在這裡收拾了想弒君的蕭玉姚。
如今劉益守帶著長城公主蕭玉姈來建康給蕭衍拜壽,自然也是住在這個府邸裡。
入駐的第二天,劉益守就和王偉源士康一行人戴著遮陽的斗笠,來到咫尺之遙的玄武湖邊垂釣。
剛剛準備打窩,劉益守像是想起什麼,將魚竿和佩劍放到一旁。
“原以為我到建康後應該很熱鬧,怎麼會沒有趨炎附勢之輩請我喝酒呢?”
劉益守一臉困惑的問道。
“主公,您搞出那個什麼內閣閣臣,現在建康城內不少人都上躥下跳的連橫合縱,希望能在那裡頭分一杯羹呢。”
王偉撇撇嘴,不屑解釋道:“現在他們正忙著呢!”
南朝的要害官職,常常提拔寒門擔任。五個內閣閣臣,並不是在中樞大臣裡頭選拔,而是跟當初蕭衍提拔朱異為中書舍人一樣,誰都是有機會的。
因此這一道聖旨,不亞於在建康城這座平靜的大池塘裡面投下一枚巨石!
誰還顧得上劉益守這個兩淮來的方鎮頭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