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虜沒有,不過屍首是前天的,中箭而死。卷宗一直都有記錄。屍首現在在亂葬崗,還來不及掩埋。”

崔仲文自信的說道。

劉益守秒懂,這位大概是個真正的“行軍長史”,指揮打仗他不行,寫寫文案他很懂!

“崔冏老哥,你是醫官對吧,我記得。”

劉益守不懷好意的看著崔冏問道。

“對,怎麼了?”

“老實人”崔冏一時間感覺有點莫名其妙的。

“呵呵,找你幫個忙呀。”

……

從亂葬崗找屍體,劃開肚皮,記錄屍體的特徵。一頓操作下來,劉益守跟崔冏兩人都吐了好幾回,不過也證實了他的猜想。

在三個屯兵點的其中一處,劉益守找到了於謹,將其帶到了枋頭城的主城樓。

他將那一疊記錄交給於謹,半天都沒有說話。此時已經入夜,遠處都傳來狼嚎的聲音,聽上去有點滲人。

“這個人,應該很餓,而且長期沒有吃飽。”

看完劉益守和崔冏兩人“解剖”後的記錄,於謹直接給出了答案。

“肚子是空的,而是看上去幹癟,身上沒什麼肉。這是餓了很久了,大概一直都是飢一頓飽一頓。”

看完劉益守寫的那些,於謹已經明白到底是什麼意思了。

“沒錯,這說明,葛榮的隊伍裡,嚴重缺糧。你再看法慶口述的東西。”

劉益守將他寫的另一份記錄交給於謹,上面詳細記錄著法慶口述的葛榮大軍的動向。

“以上面所說的話,葛榮大軍現在主要分為兩塊。

主力大約十萬人,只多不少,四面合圍鄴城,並且封鎖了漳河河道。

其他的隊伍,分散開來,似乎在四處劫掠。那麼他們為什麼會分兵呢?”

於謹晃了晃手裡的紙問道。

“不分不行,因為現在正是秋收,要是弄不到糧食,又攻不下鄴城,那麼他們冬天就會不戰自潰。”

劉益守笑著說道。

有葛榮軍留下的一些屍體作為“證據”,他們軍中缺糧,似乎是一個鐵板釘釘的事實。

當然,這件事也跟其他的“傳聞”互相佐證。

比如說有傳言說葛榮每到一處,並不約束軍紀。所以無非是燒殺搶掠,又有人加入其中。他去過的地方,那裡的收成就沒法保證,因為沒人看著田地了。

傻子也明白,土地要是沒有人打理,就會變成荒地,荒地又怎麼收的上來糧食呢?所以這兩年來,河北的糧食,其實是越來越少的。而落到葛榮手裡的,只會更少!

那麼葛榮讓他麾下的部曲四散開來,到底想做什麼,也就不言自明瞭。

“枋頭城南面,河道灌溉的那片地,現在已經熟了。葛榮大軍,似乎已經有人盯上了這裡吧。前兩日試探一波,你說他們會不會想著,我們把麥田收割完後,再攻打枋頭城呢?”

劉益守心中有個大膽的猜測。

如果葛榮軍中經略枋頭周圍的那個部將不是傻子的話,肯定不會放棄這個機會。讓枋頭城裡的人幫他們收割,到時候再撿現成的,似乎更符合人類喜歡偷懶的劣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