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 動物園(第1/2頁)
章節報錯
正午的烈日讓整間教室如同蒸籠般令人昏昏欲睡。而不巧的是,陳熵他們現在正在上一節極其催眠的歷史課。
“同學們精神一些!”講臺上,戴著眼鏡的女老師用機械臂揮舞著教棍,對同學們喊道:
“今天的歷史課,我們要來講一講關於夜樞城的原住民,吉吉里人的歷史!”
聽到這話,同學們的興致頓時變得更差了。
一個同學甚至打了個哈欠,毫不客氣地抱怨道:“啊~原來是那幫活在動物園裡的蠻猴子,誰稀罕聽他們的故事啊?”
“別不聽,每年曆史高考都要考的!”歷史老師卻推了推眼鏡框,冷笑道。
此言一出口,原本還渾渾噩噩的學生們頓時打起了精神,正襟危坐地看著老師。
見同學們提起了精神,歷史老師便開始講述了起來:
“我們之前講過夜樞城的近代史。夜樞城已經有了三百多年的建城歷史,是由世界各地的殖民者們匯聚在此建立的。”
“不過在此之前,這片土地並非無主之地,而是住著一群名為「吉吉里人」的土著人。”
歷史老師開啟ppt投影,螢幕上便顯現出一張照片。照片中站著一位擁有小麥色肌膚,體型健碩,五官充滿野性的蠻族人。儘管他穿著由動物毛皮製作而成的簡陋外衣,但長得卻有些俊俏。
“這張照片就是吉吉里人的普遍特徵。他們崇尚自然,並且信奉著一位神秘的古神。”歷史老師介紹道:
“他們有自己的土著語言,被稱為“吉吉語”。聽起來就像是把各國語言混雜在一起後錄成語音,然後再把語音進行倒放。至於這種語言是如何形成的,人文學家們至今沒有得到統一的觀點。”
緊接著,歷史老師就開啟電腦播放了一段錄音。只聽電腦裡不斷傳來“哈比下”“一把米諾”“歐西給”之類的土著話語,聽得同學們滿堂發笑,教室裡頓時傳來了愉快的氣氛。
活躍了一下課堂氣氛後,歷史老師繼續解說道:
“我們的祖先遷移過去時,這些野蠻人穿著由樹葉和動物皮毛製作而成的服裝,住著茅草屋,過著鑽木取火,打獵種田為生的原始生活。”
“我們的祖先途徑此地時,受到了他們的熱情招待。在他們的幫助下,殖民者掌握了當地的氣候與水土,知曉瞭如何在當地生活下去。”
“我們的祖先為了回報這些土著人,便向他們展現了現代的先進科技,比如說槍支和手機。同時,殖民者將他們發現吉吉里人的那一天定為「感恩節」,也就是夜樞城每年三月的重大節日「感恩夜」的由來。”
“不僅如此,殖民者們還準備在此地搭建一座現代化城市,在與吉吉里人和諧共處的前提下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可不幸的是,吉吉里人似乎誤會了殖民者們的用意。這些土著人們以為自己的領土遭到了侵略,便對殖民者們發動了攻擊,試圖將他們驅逐出去。”
“由於是吉吉里人率先發動襲擊,並且造成了殖民者這邊的人員傷亡,因此勇敢的殖民者們只得拿起武器反擊。”
“在數次血戰後,使用原始武器的吉吉里人不是殖民者們的對手,紛紛葬身在槍支火炮之下。更不幸的是,一些殖民者身上碰巧攜帶著不屬於此地的外來細菌。這些細菌不小心傳遞到了吉吉里人身上,使得這些沒有抗體的土著人們大量死亡。”
“這場充滿誤會的戰爭持續了半年之久,吉吉里人的人口也在這期間銳減了一大半。而殖民者們也順利在這片地區建立了一座城市,也就是我們現在所居住的夜樞城!”
“戰後,我們的殖民者們冰釋前嫌,原諒了吉吉里人對我們發動戰爭的行徑,並且將夜樞城的其中一塊區域劃分給他們,名為‘吉吉里區’!”